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戲曲曲藝 > 贛劇 >

贛劇的行當流派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近代贛劇的腳色行當,全面地繼承了明代弋陽腔三生、三旦、三花三行九腳的傳統(tǒng)。即正生、上生、老生、王旦、小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清代中葉以后,隨著劇目、班社的增長,其腳色也增加為十三人,稱“十三太?!?。生行增加了劇生一腳、花行添出四花一色,旦行重新組合,以大旦為首,貼補二旦、三旦、正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四花。其后玉玉山的“上功班”分工更細,已達二十個正腳。分六生、六花、八旦,即生行中增入武生、老外:花行中增入武花、小化;旦行中將正旦并入二旦,另增出四旦、武旦、彩旦和茶盤旦。其各行根據(jù)角色的身份、性格、氣度的分別,都有自己應(yīng)功的戲路,弋陽諸腔劇目多演歷史故事和家庭社會劇,故正旦、正生、大花有三大臺柱之稱。正生:贛劇又稱為掛須,大多扮演政軍掛黑須之中年男角,文武全能,以唱為重,演高腔時多用本嗓,后來由于唱西皮二凡,增入管弦伴奏?!胺币舸俟?jié),咿喇如話”,因而在唱腔的句間或句尾出現(xiàn)“啊”“呃”的襯字和變音,常用舌根翻高八度,俗稱“邊音”,贛劇彈腔生腳講究本音“酥”,邊音“秀”,忽高忽低,清越動聽,其角色表演因戲而異,有的端莊凝重,有的風雅飄逸,有的剛健勇武,有的又迂腐寒酸。有蟒袍、靠把、官帶、箭衣、褶子等戲路。如弋陽腔《長城記》的秦始皇,《八義記》的程嬰,《龍鳳劍》的黃飛虎,《十義記》的韓朋,《白蛇記》的劉漢卿,《青梅會》的吉平。彈腔戲有《金當隈》的薛丁山,《訂陽圖》的李廣,《蘆花記》的閔仲翁,《黃金臺》的田單,《恩州驛》的梅伯,《伯牙撫琴》的俞伯牙等。另開臉戲有《三投唐》的王伯黨,《土臺檔亮》的康茂才,《鐵籠山》的姜維等。

小生:大多扮演劇中之青年男子,有雉尾、官衣、靠把、羅帽生等分別,唱做念舞,翻撲跌打都需勝任,踱方步,“重八掛”(注重臉部表情),唱弋陽腔用本嗓、亂彈腔則真假嗓結(jié)合,唱時不斷用真嗓夾以發(fā)自舌尖的“窄音”和“子音”作為鋪墊和美化,挺拔清柔,圓潤自然。根據(jù)不同的情境、身份、做派各異,有的瀟灑大方,有的娟秀斯文,有的風流倜儻,有的英俊驕捷,亦文亦武,唱做并重。如弋陽腔戲有《珍珠記》的高文舉,《賣水記》的李彥貴,《金貂記》的薛仁貴,《八義記》的韓厥,《搖錢樹》的崔文瑞,《三元記》的商輅。彈腔戲有《臨江會》的周瑜?!??》的董洪,《清河橋》的養(yǎng)由基,《紫金鏢》的楊繼業(yè),《碧蓮洞》的朱延淵。弋陽腔《烏盆記》勾臉的包文正也屬小生當行。男扮女裝戲有《日月圖》的湯子嚴,《龍鳳釵》的劉國寶、《花田錯》的卞濟等。有的亦演髯口戲,如《一捧雪》的戚繼光,《臨潼關(guān)》的秦瓊,《洪羊洞》的趙德芳,《馬貸斬延》的馬貸等。

老生:大多扮演歲數(shù)較大的男性長者,戴白髯或黲髯。白口上韻,唱本嗓,蒼老稱健,剛?cè)嵯酀?。此行多扮忠臣良將,賢士義仆等正面人物。弋陽腔戲有《定天山》的程咬金,《龍鳳劍》的比干,《清風亭》的張元秀,《八義記》的公孫杵臼。彈腔戲有《節(jié)義賢》的劉子忠,《萬壽山》的蘇全文,《端午門》的狄仁杰,《御桑園》的鄧伯道,《青龍庵》的唐高宗,另《博望坡》的諸葛亮《不持須》也屬老生當行。

副生;亦即次要老生。有《木門道》的姜維,《取滎陽》的張良,《晉陽宮》的裴寂,《東川圖》的利備,《大余鐲》的楊青等形象。

老外:專演白髯老者。有《降天雪》的王卞,《三搜索府》的老伯。

武生:扮演武功高強之男子。劇目有《武松打店》的武松,《男三戰(zhàn)》的呂布,《二龍山》的張青,《九龍山》的楊再興,《神州打擂》的燕青,《女三戰(zhàn)》的張叔夜等。由外來劇種傳入的戲有《九龍杯》的楊香武,《五虎莊》的史文恭,《潞安州》的陸文龍,《太平府》的呼延灼,《鴛鴦橋》的花蝴蝶,《湯懷自刎》的湯懷等。

大旦:即小旦。在明代弋陽腔時期,尚為旦色中之次要腳色,如《金貂記》的劉翠屏,《珍珠記》的溫金婷,《賣水記》的丫鬃春香等。清初江西亂彈腔興起,婚姻愛情戲相繼增入,漸而躍居首位,至后來,一切劇中凡旦行之當家角色均由小旦包任,故稱“包臺旦”,又名“大梁旦”,俗呼“馱梁旦”,扮演劇中之青年女子,要求文武精通,唱做全能。其唱做應(yīng)功的帔褶戲有《碧桃花》的洪絲繡,《玉蜻蜓》的三太志貞,《三仙爐》的白翠花,《鄉(xiāng)鴛鴦》的伊秀英;靈巧活潑的背褡戲有《烈女配》的桃花,《花田錯》的春蘭;放蕩潑辣的裙襖戲有《金蓮調(diào)叔》的潘金蓮,《翠屏山》的潘巧云,《借茶活捉》的閻惜姣,《海潮珠》的棠姜,《皮匠殺妻》的林玉蘭,《焚鹿臺》的妲已,《壽陽關(guān)》的宋氏等;清麗英爽的蟒靠戲有《青石嶺》的蘇艷莊,《雌雄劍》的穆飛霞,《珍珠旗》的雙陽公主,《七星劍》的穆桂英,《搖錢樹》的張四姐,《辰州會》的扈三娘,《下南唐》的劉金定,《鐵方梁》的東方氏等;剛健阿娜的短打戲有《過江殺相》的蕭桂英,《二龍山》的孫二娘,《十梁崗》的顧大嫂,《泗州城》的鯉魚精等,小旦還有開臉戲,如《四國齊》的鐘無鹽,《禹門關(guān)》的杜金娥,《葵花嶺》的楊排見以及戲中戲《月明樓》中的張飛等。贛劇大梁旦尚兼演小生,俗稱三項半金冠戲,例如《祭風臺》的周瑜,《清官冊》的趙德芳,《老君堂》和《官門事》的李世民。

二旦:二旦次于大旦,在兩旦當行者中,便有一色為二旦應(yīng)功,如《姑嫂比武》的大旦是樊梨花,二旦即薛金蓮;《花田錯》大旦春蘭,二旦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