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花鼓戲的來源
長沙花鼓戲來源于民間歌舞說唱藝術。演唱時均以長沙方言為統(tǒng)一的舞臺語言;故通稱長沙花鼓戲。其音樂曲調(diào)有川調(diào)、打鑼腔、牌子、小調(diào)4類約200余支,有傳統(tǒng)劇目336個。以表演“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戲為特色,反映民間生活為主,多以生產(chǎn)勞動、愛情或家庭矛盾為題材,語言生動;幽默詼諧,通俗易懂,富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
清代中期以前,長沙一帶盛行“地花鼓”、“花燈”和“竹馬燈”。清代中葉以來,花鼓戲逐漸流傳開來。舊時各地名稱不同,寧鄉(xiāng)一帶稱之為“打花鼓”,瀏陽各鄉(xiāng)稱為“花鼓燈”和“竹馬燈”,長沙望城一帶和醴陵地區(qū)稱其“采茶戲”,本世紀40年代,有人稱之為“楚劇”。鄉(xiāng)間則統(tǒng)稱為花鼓班子,以班主命名,諸如得勝班、土壩班、大興班等。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
長沙花鼓戲脫胎于湘中各地的山歌、民歌和民間歌舞,是在丑、旦歌舞演唱的“對子花鼓”基礎上發(fā)展形成的。其歷史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兩小戲”階段。這是長沙花鼓戲的雛形。與丑、旦歌舞演唱的“對子花鼓”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第二階段是“三小戲”階段,這是花鼓戲正式形成并最具特色的階段。時間大約在清代道光至同治年間(1821~1874年)?!叭颉笔恰皟尚颉钡陌l(fā)展,在丑、旦演唱的基礎上,加入了小生行當,使花鼓戲脫離了歌舞演唱的舊套?!岸嘈挟敱緫颉睘榈谌A段?!岸嘈挟敱緫颉痹凇叭颉钡幕A上增加了生、凈等表演行當,劇目也從原來以小戲或折子戲為主而逐步變?yōu)榘嵫莨适峦暾谋緫?。在這個階段,長沙花鼓戲的聲腔得到了完善,劇目進一步擴大,角色行當進一步發(fā)展,成為一種表現(xiàn)力豐富、生活氣息、地方特色十分濃郁的地方戲曲劇種?!?
清光緒年間,“湘中歲首有所謂燈戲者,初出兩伶,各執(zhí)骨牌二面,對立而舞,各盡其態(tài)”。“燈戲’’乃指花燈、地花鼓一類的歌舞演唱形式。長沙花鼓戲就是在這種民間歌舞的基礎上,吸收勞動山歌、走場牌子和戲曲音樂發(fā)展起來的。最初由歌舞形式的地花鼓發(fā)展為較有故事情節(jié)的對子花鼓;其后發(fā)展為“三小戲”(小旦、小生、小丑),逐漸具有戲劇性質(zhì),為草臺班演出階段;后來吸收其他劇種的腔調(diào)、伴奏和表演等藝術表現(xiàn)手法成為戲曲劇種。它的產(chǎn)生和形成都在民間,而不像其他劇種那樣先由宮廷、上層社會提倡然后再傳到民間,因此極具群眾性。解放前,長沙花鼓戲被統(tǒng)治者視為淫戲,嚴令禁演。1909年(清宣統(tǒng)元年)長沙城曾貼有禁演花鼓戲的“四言訓示”:“省垣首善,敦俗為先,淫戲賣武,諭禁久宣”。藝人常被提鑼毀箱或抓去坐牢游鄉(xiāng)。盡管如此,花鼓戲不但屢禁不絕,反而愈禁愈熾。正如《醴陵縣志》所載:“采茶一名花鼓,政府以其導淫,懸為歷禁,然農(nóng)村往往于新春偷演,禁不能絕”。人們瞞過官府耳目,于夜深人靜之時,深山野嶺之處,鋪4只扮桶,搭幾塊門板,以曬墊蓋頂,縛草為臺,盡情唱演,盡情觀賞,所以演花鼓戲的班子曾一度被稱為“草臺班”。民國后禁令松弛,1920年有“義和班”進入長沙正式演出。1930~1940年又有“得勝班”在長演出,維持時間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