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的表演場所(戲臺)
戲臺的方位以底景分幕前幕后。兩則出入口稱為虎度門。戲臺貼近觀眾席的部分稱為臺口。觀眾看到臺口的左邊就是棚面的位置。棚面后面就是把子箱。鄰近把子箱的虎度門的底景位置稱呼為師傅位。師傅位的幕后部分的對面就是提綱。幕后除了一道長走廊,盡是箱位,走廊盡頭就是大棚箱位。從觀眾的角度,左邊稱為雜邊,放的是雜箱;右邊稱為衣邊,放的是衣箱。 虎度門又稱為“渡古門”,因“渡”與古字“度”相同,即渡過之意。因為以前演員所扮演的都是已故的歷史人物,所以外江班稱之為“鬼道門”。在虎度門附近的“提綱位”所貼上的是一道“;提”,是開戲師爺把故事、場次、鑼鼓、排場、角色的分配等用簡略地寫上,作為提示之用。在20世紀30年代或之前,行內(nèi)人習(xí)慣只憑提綱提示,在沒有詳細劇本下,故事細節(jié)內(nèi)容全靠爆肚的表演方式,所以稱為“提綱戲”。雖然現(xiàn)在看來看似笑話,但也可見粵劇伶人的功力深厚??墒呛髞碛新暤挠爱嫅驈拿绹顷憦V州,直接對粵劇造成沖擊,薛覺先認為“提綱戲”是戲行的陋習(xí)。因此薛覺先不斷追求完美劇本,促使粵劇急速發(fā)展。
傳統(tǒng)的戲臺沒有繁復(fù)的實景,全靠演員用身段和做手配合曲詞來塑造劇目的活動空間。觀眾通過演員的表演加以想象體會。如《金山寺》中所用的水旗、云片,表現(xiàn)波濤洶涌;《游園驚夢》中花燈把杜麗娘“因情成夢”的夢境形象化、浪漫化、莊嚴化。運用兩支旗幟來表現(xiàn)坐車,用做手來表達策馬、開門。早期粵劇戲臺沒有布景,戲棚才掛一幅布幕。很多時候利用一桌兩椅位置的變化,象征不同景物,例如公堂、城墻、山丘等。20世紀初,粵劇受話劇的影響,開始出現(xiàn)利用布類的東西制作成的軟景,在大帆布上繪畫城門、花園、宮殿,山林、河岸等景物,掛在天幕做布景。后來,又出現(xiàn)利用木材類的東西制作的硬景。省港班興起后,戲臺便出現(xiàn)立體布景。工作人員用木材及布組成立體布景,有亭臺樓閣、假山、樹木、廳堂等等。后來,其它演員連“宇宙燈”、“吊鋼線”,也搬上粵劇舞臺。20世紀30、40年代,粵劇也流行機關(guān)布景,演員和道具可以移動、可以從天而降、可以升空、也可以匿藏于臺下。另外,也有在舞臺上噴射真水、頭盔安裝電燈泡、引爆火等技倆來吸引戲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