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壯劇的歷史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北路壯劇最早稱為“板凳戲”,起源于民歌、唱詩和曲藝,原是壯族民間說唱的一種坐唱形式。勞動之余,由二三人坐在板凳上唱故事。清康熙二十年(1681)手抄唱本央白平調《太平春》即是此類唱本。清乾隆三十年(1765)田林縣組織龍城班,搭臺演出以央白平調自編的唱本《農家寶鐵》,即是北路壯劇最早的雛形。清嘉慶二十年(1815)成立半職業(yè)性的土戲班。當時土戲藝人已傳了七代。第七代班主黃永貴曾參加過南寧的粵劇班社,抄了六十多個粵劇劇本,回鄉(xiāng)后與第五代班主廖法侖合作將劇本譯成壯語,并以土語形式演出。他還組成螺陽劇社,成為北路壯劇的代表。黃永貴根據(jù)章回小說《五虎平南》的故事情節(jié)編演了贊頌壯族民族英雄的大戲《儂智高》,最多時有六十四個演員同臺演出,從此奠定了北路壯戲的基礎。這一代是土戲的全盛時期。北路壯劇的主要唱腔有正調、過場調等,傳統(tǒng)劇目有《十牙》、《文龍與肖尼》,《儂智高》等。
上一篇:南路壯劇的歷史
下一篇:南路壯劇歷史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