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戲曲曲藝 > 越劇 >

越劇音樂歷史沿革(三)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尺調(diào)時期〔1943年~1949年〕

1943年~1949年,越劇以〔尺調(diào)腔〕為基本腔,胡琴定弦"合尺"(即5-2)為主,故稱這一時期為〔尺調(diào)〕時期。

一、〔尺調(diào)腔〕的形成

1943年11月由袁雪芬主演的《香妃》,是開始形成〔尺調(diào)腔〕特征音調(diào)(包括調(diào)腔、伴奏、托腔)比較明顯的第一個劇目。該劇表現(xiàn)的是被清朝乾隆皇帝擄來的維吾爾族女子寧死不屈的故事。明快、活潑、樸實見長的〔四工腔〕很難適應這一要求,為此,袁雪芬在琴師周寶財?shù)暮献飨?,采?u>京劇二簧的定弦,變〔四工〕(6-3)為"合尺"〔5-2),并吸收融化其穩(wěn)重深沉的過門及〔二簧〕的音調(diào),運用調(diào)式交替手法,豐富發(fā)展了低回婉轉的下四度宮調(diào)系統(tǒng)(首調(diào)SOL宮系統(tǒng))的旋律。同時,放慢板速,產(chǎn)生了〔慢中板〕。此外,根據(jù)語言字調(diào)、音韻及人物感情的需要,在潤腔方面也遠較〔四工腔〕細膩多采。從而在〔四工腔〕的基礎上,形成了旋律優(yōu)美、表情細膩又富有傳統(tǒng)韻味,擅長于表現(xiàn)悲劇的〔尺調(diào)腔〕。

在此期間,上海越劇界開始盛行〔尺調(diào)腔〕,并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代表性唱腔。如徐天紅1944年2月,在《明月重圓夜》一劇中產(chǎn)生了"一見女兒如此樣"唱段;范瑞娟1944年,在《蘇秦懸梁刺股》一劇中產(chǎn)生了"命不濟人堪嗟嘆"唱段;尹桂芳1945年,在《紅樓夢》一劇中產(chǎn)生了"寶玉哭靈"唱段;徐玉蘭1947年5月,在《是我錯》一劇中產(chǎn)生了"已丟面目半點無"唱段;傅全香1947年,在《傾國傾城》一劇中產(chǎn)生了"公子待我情義長"唱段;竺水招、吳小樓1948年,在《漁娘》一劇中產(chǎn)生了"女兒別嫁命已薄"唱段等。此外,徐天紅、張桂鳳、商芳臣等老生演員,在此期間演出折子戲《二堂放子》時,都比較完善地運用了紹劇的〔尺調(diào)?二凡板〕和〔尺調(diào)?流水板〕,其后逐漸成為〔尺調(diào)腔〕的板式之一。至1948年為止,上海各主要越劇團已全部采用〔尺調(diào)腔〕為基本腔,越劇從〔四工調(diào)〕時期進入了〔尺調(diào)〕時期。

〔尺調(diào)腔〕的板式,除繼承〔四工腔〕時期的〔中板〕、〔快板〕、紹劇〔二凡板〕和〔流水板〕外,還形成了〔慢板〕及〔囂板〕和豐富發(fā)展了〔四工調(diào)〕時期的"十字腔"。

〔慢板〕的稱呼,早已有之,但實為稍慢的〔中板〕,并無〔慢板〕的特色?!猜濉车男纬梢?945年袁雪芬演出《雪地孤鴻》"鋤花"一場的〔慢清板〕開始。

〔囂板〕是整伴散唱的板式。由于過門常從后半拍起奏和其中的切分節(jié)奏,1946年前,稱"揭(方言音xiāo)板",常用于激動、緊張?zhí)帲憩F(xiàn)喧囂的情緒,故后來改稱〔囂板〕,是1945年袁雪芬與范瑞娟在演出《新梁祝哀史》一劇,仿效紹劇〔流水板〕的形式時開始創(chuàng)立的。

"十字腔"在〔四工調(diào)〕中極為簡單,自〔四工調(diào)〕發(fā)展為〔尺調(diào)腔〕后,豐富發(fā)展了旋律,增加了落音變化,才形成了新的"十字腔"腔格,并逐漸成為越劇的常用腔。

二、〔弦下腔〕的形成

〔弦下腔〕是〔尺調(diào)腔〕的反調(diào),為〔尺調(diào)〕時期僅次于〔尺調(diào)腔〕的主要腔系。因伴奏常高于唱腔八度,使唱腔處于"弦下"而得名。〔弦下腔〕形成于1945年5月,范瑞娟重演《新梁祝哀史》梁山伯時,在《山伯臨終》一場,原應唱〔六字調(diào)〕(1=C,2-6定弦),因感到調(diào)門太低,周寶財采用京劇〔反二簧〕定弦(1-5,調(diào)升高為1=D),并吸收融化其過門。范瑞娟在周寶財合作下,她在唱腔中以〔六字調(diào)〕為基礎,吸收融化京劇〔反二簧〕的某些音調(diào),同時也運用〔尺調(diào)腔〕的旋律,形成了哀傷、悲沉的〔弦下腔〕。

之后,范瑞娟又陸續(xù)創(chuàng)造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弦下腔〕唱段,如:在1946年6月,《洛神》一劇中的"哭一聲甄靜姐神魂在上";1947年,《寶玉與晴雯》一劇中的"造化弄人太無道";1947年,《單戀》一劇中的"霍姜妻永別了"等,使〔弦下腔〕的影響逐漸擴大。與此同時,徐天紅在《琵琶記?掃松》中吸收紹劇曲調(diào),唱出了〔六字調(diào)〕的〔二凡板〕和〔流水板〕,也逐漸成為〔弦下腔〕的板式之一。

三、配樂的運用及發(fā)展:

越劇為了表現(xiàn)悲歡離合的劇情,以配樂代替了打擊樂。起初配樂用流行音樂和廣東音樂唱片代替頭場或幕間曲。1944年,從袁雪芬主演的《雁南歸》一劇開始,使用了廣東音樂樂隊,以廣東音樂負責幕間或情景音樂的配音演奏。越劇傳統(tǒng)樂隊,僅伴奏演員唱腔。1946年秋,音樂工作者劉如曾來到雪聲劇團,在袁雪芬主演的《樂園思凡》以及1947年東山越藝社所演劇目中,借鑒話劇配樂,以西洋樂器(演奏員三四人,樂器鋼琴、小提琴、大提琴及長笛)演奏。1948年,袁雪芬主演的電影《祥林嫂》,由劉如曾作曲,就是采用西洋樂器演奏情景音樂。

以上做法造成了本劇種音樂風格的不統(tǒng)一,劇種樂隊的作用也得不到充分發(fā)揮。因此,從1948年秋,雪聲劇團在大上海戲院上演的《珊瑚引》開始,劉如曾就全部采用民族樂器,即擴大樂隊編制,又使伴唱與配樂,由同一樂隊演奏。同時也帶動了上海各越劇團的樂隊,他們先后都采用這樣的配置,為越劇樂隊以后的規(guī)范奠定了基礎。

〔尺調(diào)〕時期的伴奏樂器,開始時除了〔四工調(diào)〕時期的鼓板、主胡、斗子、三弦外,增加了月琴;1943年后,受廣東音樂的影響,又增加了揚琴、秦琴和簫;1948年起陸續(xù)使用了琵琶、大胡和副胡等。樂師增加到10人左右。

站內(nèi)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