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的角色行當(小旦)
越劇的角色行當隨著劇種的發(fā)展,逐漸衍化,從單純到齊全。在初期,由于劇目多為表現(xiàn)農(nóng)村中愛情、婚姻題材的“對子戲”,故以“二小”(小生、小旦)、“三小”(小生、小旦、小丑)為主;以后隨著題材的擴大,發(fā)展為“四柱頭”(又稱“四庭柱”,即“三小”加老生),老旦、花臉地位不高。40年代越劇改革以后,打破了嚴格的行當界限,但仍保持著基本的行當體制。
“小旦”飾青年、少年女性角色。其中又可細分為6種路子及稱謂:
悲旦,專飾命運悲慘的青年、中年婦女角色,類似京劇中“青衣”,以唱工為主、做工為輔。如《三官堂》中的秦香蓮、《琵琶記》中的趙五娘、《梅花魂》中的陳杏元、《血手印》中的王千金等。在越劇傳統(tǒng)劇目尤其是40年代的“第二傳統(tǒng)劇目”中,有大量悲劇,對形成悲旦這一行當起了重要作用。
花旦,專飾天真活潑、聰明伶俐的少女角色,表演以做工取勝,動作靈巧輕快。如《箍桶記》中的九斤姑娘、《西廂記》中的紅娘、《玉連環(huán)》中的李翠英、《打金枝》中的公主。
閨門旦,專飾名門閨秀、千金小姐一類角色,表演特點是舉止端莊、文靜大方,唱工和做工兼擅。如《西廂記》中的崔鶯鶯、《紅樓夢》中的薛寶釵、《彩樓記》中的劉月娥、《西園記》中的王玉貞等。
花衫,飾演古代青年女子,表演形態(tài)介于閨門旦和花旦之間,既有閨門旦的大家子身份和端莊大方的儀態(tài),又有花旦俏麗、活潑的舉止。如《梁?!分械淖S⑴_、《盤夫索夫》中的嚴蘭貞、《情探》中的敫桂英等。
正旦,主要飾演做了母親的中年婦女一類角色,穿著素凈,動作穩(wěn)重,在戲中一般做配角。如《紅樓夢》中的王夫人和薛姨媽、《碧玉簪》中的李秀英之母、《二堂放子》中的王桂英、《打金枝》中的皇后等。
武旦,專飾有武藝的女性角色,表演以武功、武戲見長,如《穆桂英掛帥》中的穆桂英、《樊梨花》中的樊梨花和薛金蓮、《楊八姐盜刀》中的楊八姐、《白蛇傳?盜仙草》中的白素貞、《十一郎》中的徐鳳珠等。越劇一向以文戲為主,武戲很少,武旦所演劇目和所學武功,多為從其他劇種吸收。演員中無人專演武旦,有關(guān)角色一般由武功基礎(chǔ)較好的其他旦角行當演員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