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兒童舞蹈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摘要:近年來,人們將目光越來越多地投向藝術教育,而舞蹈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部分也不斷出現在校內外的各式課程中。因此,如何讓兒童更喜歡舞蹈,提升他們對舞蹈學習的興趣也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文章將闡明當前兒童舞蹈教學在興趣培養(yǎng)方面所存在的具體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有利兒童舞蹈學習興趣培養(yǎng)的建議。
關鍵詞:兒童舞蹈;舞蹈教學;興趣培養(yǎng);
兒童舞蹈是一種美的教育,它是舞蹈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兒童生活與情趣的重要表現。兒童舞蹈訓練對增進兒童身心健康、塑造美的形體、陶冶美的情操、豐富學習生活、開發(fā)智力……均會產生有益的影響。然而隨著當今學習壓力、入學壓力的持續(xù)增加,使得舞蹈教學在注重技能訓練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對兒童參與舞蹈教學興趣的保護與培養(yǎng)。
一、當前兒童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我們提到舞蹈教育,腦海中首先浮現的畫面是什么?是兒童壓腿時哭泣的表情還是走進舞蹈教室時滿面愁容的稚嫩臉龐。到底是什么造成兒童對于學習舞蹈的興趣不斷減弱,甚至有些孩子出現了抗拒學習舞蹈的現象?
(一)“灌注式”教學模式
舞蹈教學活動以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為主要教學方法。練習動作是舞蹈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動作掌握的從量變到質變的重要過程。但動作的模仿與練習并不等同于“灌注式”教學。所謂“灌輸式”教學即教師在教學中的首要任務是不斷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而學生需要做的不是思考而是盡最大的可能去接受知識。其注重的要點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因此,在動作教學中,教什么、怎么教就顯得至關重要。舞蹈動作包括方向、節(jié)奏、位置等多種要素,但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考慮到動作完成的準確性,強調動作的方向、節(jié)奏、位置,還應進一步考慮如何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去引導兒童、啟發(fā)兒童,煥發(fā)出兒童更具表現性、生命力的動作。同時,也應思考如何通過新穎的教學模式來增加兒童注意力的持續(xù)時間。在舞蹈動作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只強調動作的標準性,例如手臂抬高到45度、五指張開、雙手放在耳朵旁、頭向左歪45度等。兒童在這種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下所展示的動作也就不會充滿張力、生命力。同時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成了教學的主體,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其求知欲自然也會受到壓抑。兒童始終處于被動的教學環(huán)境下,自主積極性無法發(fā)揮,學習興趣便在其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在減弱,久而久之便會失去對舞蹈學習的興趣。
“灌輸式”教育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高高在上,教師在課下很少與兒童進行溝通與交流,較少關注兒童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這樣的師生相處模式,使得教師無法充分了解兒童的興趣與內心需要,很難為兒童帶來快樂的舞蹈教學,使他們對舞蹈產生興趣。“灌輸式”教育同樣也會使兒童對學習舞蹈產生逆反心理,抵觸舞蹈的學習,失去學習興趣,甚至會影響其之后對其他事物的學習。
(二)“成人化”的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成人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
1.拔苗助長、不符合兒童的心理、生理發(fā)展規(guī)律。
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成人的動作要求來要求兒童,包括訓練的強度、動作的難度等,以及過早地給兒童進行力量性的訓練。例如,有些兒童舞蹈機構會讓一、二年級的兒童進行“足尖”訓練,家長們也往往會認為這才是真正的舞蹈學習,仿佛能夠立足尖就能成為翩翩起舞的芭蕾舞明星。但事實卻恰恰相反,過早地讓兒童進行足尖訓練,可能會導致腳趾出血、趾骨變形、腳腕扭傷,甚至導致學生無法再用足尖跳舞。豪斯和韓柯克在其《技巧與損傷保護》一書中提出,“立足尖練習應到雙腳的發(fā)育定型才能開始。”[1]因此,過早的足尖訓練對兒童的成長有害無益。不止足尖練習如此,兒童舞蹈的教學亦如此。不正確的教學內容所帶來的不僅僅是兒童的眼淚與哭鬧,長期采用“成人化”的教學可能會使兒童出現骨折或者骨骼彎曲。更有甚者,可能會導致兒童損傷關節(jié),甚至股骨頭壞死,對兒童今后的成長發(fā)育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2.遠離兒童的生活經驗,使兒童無法領會和表現舞蹈的含義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