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有2200多年的悠久歷史
古老的秦腔在2005年度的兩大新聞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一是蘭州市成為“中國秦腔發(fā)展基地”,二是陜西申報秦腔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秦腔由此進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秦腔的歷史,在正式的戲曲資料中始終是個謎。
在張庚、郭漢城先生主編的《中國戲曲通史》中說:“秦腔藝人中最杰出的是魏長生。魏長生,字婉卿,行三,又稱魏三,四川金堂人。他所唱的秦腔,又被稱為琴腔,西秦腔、梆子腔、甘肅調等,名目繁多,其實就是李調元《劇話》中所說的那種蜀謂之‘亂彈’的秦腔。魏長生自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在北京劇壇上大開蜀伶之風……”又說“可惜,由于資料記錄缺乏,我們從以往的戲曲史料中所見到的,只是清代中葉這些地方戲曲蓬勃興起以后的情況,在這以前幾乎是一片空白。這些聲腔劇種究竟是什么年代,經歷了怎樣的道路才發(fā)展形成起來的,我們就很難得到具體的、確實的答案……
至于說到“琴腔,即甘肅調,名西秦腔”的話,因陜、甘原是近鄰地區(qū),秦腔音樂中包含有甘肅的以致其他鄰近地區(qū)的曲調成分,這是完全可能的。這說明一種聲腔的形成,其來源、成分往往很復雜。總之,無論是琴腔也好,甘肅調或西秦腔也好,名稱雖異,實際上是一回事。”這就說明在清代中葉以前,這些聲腔劇種(包括秦腔)的發(fā)展形成無可靠資料。
在《程硯秋文集》中,有1950年2月9日程先生致周揚先生的信中說:“中國的戲劇,一個來源是起自東南;另一個來源是起于西北……西北的戲劇,主要是秦腔。提起秦腔,不由使人聯(lián)想到魏長生。魏長生所演的秦腔是什么樣子?我們不曾看見過,但從《燕南小譜》一類的書上看來,可以斷定其唱法是很低柔的?,F(xiàn)在的秦腔,唱起來卻很粗豪,似乎不是當年魏長生所演的一類。起初我們還只是這樣猜想,后來無意中在殘破的梨園廟里發(fā)現(xiàn)了幾塊石刻,從上面所載的文字中,得到了一點證明材料。這在中國戲劇史上,可以說是一個有趣的發(fā)現(xiàn)。”這就說明魏長生所唱的秦腔,并不是現(xiàn)在的秦腔。
上世紀50年代前期,甘肅省文化事業(yè)管理局藝術科長陳光同志率領戲改干部在河西走廊考察戲曲時,在高臺一所廟宇里的一根旗桿斗子上,發(fā)現(xiàn)了明代洪武年間的一本萬寶錄(這是一本唱什么戲都可通用的官詩、官對子、官亂彈的本本)和一個?;\嘴式的大碗油燈(即是當時晚間演戲時,戲臺口掛的油燈),這又把秦腔的歷史上溯到1368年(即明太祖洪武元年)。比清代中葉又早了400多年。
秦腔歷史這個謎底,終歸有人揭開。用宋代詞人劉克莊在送陳子華赴真州的《賀新郎》一詞中:“算事業(yè)須由人做”這句詞,訇然一聲,石破天驚,秦腔這一古老劇種的形成發(fā)展狀況,終于有人揭示了。
《西安易俗社七十周年資料匯編》中,王克剛先生所撰《研究秦腔史的先驅者―――我伯父王紹猷在易俗社二十年》一文中敘述:“……遺憾的是,我們的老祖宗只知‘劇業(yè)’,而不知辦‘劇學’,對中國戲劇的研究宣傳,太不重視。就以秦腔來說,人們公認它是我國戲劇史上最古老的一個劇種,但它形成于何時?以及它的沿革之過程若何?與京劇及各路劇種有什么血緣關系?諸如此類的問題,至今還是個空白。
別人不曉,還情有可原,而身在“秦腔之鄉(xiāng)”的秦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就說不過去了。這個千古之謎是我們陜西劇界人士欠了歷史的賬,也是欠了后代的賬。為償還這筆賬,在上世紀40年代初,王紹猷先生下定決心研究秦腔……十多年間,他在閱讀數(shù)百種經史詩文、雜記之后,才找到了有關可用的中外資料近一百種,其艱苦之狀就可想而知了。他為立論有據,對秦腔兄弟劇種的關系進行了考察。曾多次跋涉于京、津、滬、漢、蘇、杭等地,訪問調查,觀摩演出,求教名流,查閱資料,先后整理了1000多張卡片。西北地區(qū)的甘肅、青海、寧夏等省,更是他常去收集資料之地;關中的里巷俚語,他都一一記錄考核研究。某一篇章的資料基本具備后,仔細分析比較,通宵達旦地進行寫作。抗戰(zhàn)期間,日本飛機時來轟炸,西安的社會秩序甚為混亂,家人怕出危險,勸他到外縣避一避。他卻人不離西安,身不離書案,對家人的勸言置若罔聞。
1947年春節(jié)期間,他閉門不出,把自己寫的十幾篇秦腔理論文章,從前至后地再修訂了一遍。翌年,他以高酬請了3位繕寫者,幫他校正、謄寫。1949年,他將多年陸續(xù)寫出的19篇秦腔理論文章,自費匯印成冊,名曰《秦腔記聞》。《秦腔記聞》雖然只有7萬字,但它對秦腔的源流、歷史沿革、秦腔的板眼、樂理、樂器以及與京劇和各路梆子的歷史聯(lián)系,都作了較為翔實的考證。他對秦腔的探討最后得出的結論是:秦腔‘形成于秦,精進于漢,昌明于隋,完整于唐,傳播于明,盛行于清,幾經衍變,蔚為大觀,在國劇上可謂開山鼻祖,有屹然獨立不可磨滅的價值’。他還認為,京劇及全國各路梆子都由秦腔蛻化出來的”。
王紹猷先生,是陜西富平人。生于1883年,卒于1971年,享年88歲。1918年加入同盟會,在井勿幕部屬參加過討袁戰(zhàn)爭和護法運動,任職至旅長。1928年他的部隊在河南遭軍閥排斥,便憤然解甲,退出軍界,返回西安,從此獻身秦腔藝術事業(yè)。上世紀30年代末他到易俗社,前后20年,任易俗社的總務主任和劇務主任,并寫作劇本和理論文章,對易俗社有不少的貢獻。他創(chuàng)作改編了大小劇本40余種。如《新忠義俠》(即《周仁回府》),培養(yǎng)了幾代名演員,如劉毓中、耿善民、雒秉華、黃金華、任哲中、李愛琴等。他的《秦香蓮》是大西北各省、市劇團經常上演不衰的劇目。他的《拷紅娘》更是膾炙人口。
王紹猷先生為中國戲曲史立了一大功,把秦腔的歷史上溯了2200多年。這雖然是一家之言,卻是用心血凝鑄的一家之言,他沒有拿過一分錢的津貼和稿酬,完全出于奉獻,為我們后人留下了一筆極為珍貴的精神財富和歷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