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樂學科大概念的內涵意蘊、框架構建及其運用
圖1 高中音樂學科大概念與核心概念、具體知識間的關系
由于提煉的高中音樂學科大概念內容體系范圍較大,如何在每一階段運用好高中音樂學科大概念?具體如下:
(一)厘清學科內容知識,確定高中音樂單元大概念
單元的主題凝練旨在將整個學段作為一個整體內容進行大框架的解讀,不局限于某個特定分類下的單元內容。因此,教師需要考慮教材中關注單元的主題、主題意義和高頻關鍵詞,結合教學中關注單元的教學目標和基本任務,基于已構建的音樂學科結構概念體系,對教材作品進行內容建設。教師可按音樂體裁、作者國籍、創(chuàng)作時間、創(chuàng)作特點等分類方式整體呈現(xiàn)出高中音樂單元大概念。由此,按照音樂鑒賞教材中的章節(jié)內容、音樂特點和創(chuàng)作時期在層級關系中可以構建一個高中音樂單元大概念結構體系,呈現(xiàn)高中音樂單元大概念與課時大概念、具體概念的關系,見圖2。
圖2 高中音樂單元大概念與課時大概念、具體概念的關系
(二)分解單元大概念,凝練高中音樂課時大概念
高中音樂單元大概念強調整體知識的教學。這需要教師一步步將之分解細化,從多維度構建以高中音樂課時內容為主線的大概念。例如,對高中音樂單元大概念中的某一類音樂作品的風格進行比較分析,選取一些創(chuàng)作特點相似的音樂作品總結其中規(guī)律性;按照創(chuàng)作時間建立時間軸,梳理作品及其代表人物、創(chuàng)作時期的發(fā)展順序,或針對某種音樂實踐活動開展系列教學活動等。[5]
(三)聚焦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整合音樂學科具體概念
單元大概念和課時大概念的提煉,需要以學科具體概念的整合為基礎。對學科具體概念的整合應聚焦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具體概念的呈現(xiàn)形式可以是一句話的內容概括,也可以是一個詞語等要素。同時,音樂學科具體概念與圖1中音樂學科具體知識之間存在內在邏輯聯(lián)系,二者之間是互相關聯(lián)、相輔相成的。例如,在中國傳統(tǒng)音樂單元大概念中的民間音樂的民族性和地域性這一課時大概念下,可以提煉出“民歌體裁和基本特征”“民間器樂的音樂風格和演奏技巧”等具體概念。在具體概念中,教師可以把速度、節(jié)奏、文化、地域等高中音樂學科具體知識關聯(lián)起來,這些聯(lián)系是促進學生跨學科概念理解、形成思想方法的重要載體。對音樂學科具體概念合理的整合和適度的拓展,能為后續(xù)的學習做鋪墊,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課程目標。[6]
四、基于高中音樂學科大概念的單元教學設計 (一)深度分析教材,明確大概念下的教學過程
首先,教師要對音樂教材進行分析,在每節(jié)課前提煉出關鍵的、核心的教學問題,再明確每節(jié)課在教學主題中根據課標、教材和學情概括出大概念的相關內容。[7]其次,教師需要把提煉出的核心問題劃分為多個相關子問題,再一一對應到教學主題中的多個核心概念。最后,在分解的教學主題中,教師需要把大概念和核心概念融入生活經驗中,建立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教師可以通過形成問題序列聚合教學問題的方式,緊密結合生活經驗建立一個概念網絡。例如,在音樂學科“音樂情緒和音樂節(jié)拍帶動體態(tài)律動”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核心問題設計教學問題序列,提煉出教學主題中的大概念,然后結合具體的生活經驗進行課堂教學,詳見表1。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設置大概念下的教學活動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既要從日常生活中選取素材,又要確保素材符合學生的認知經驗,使其產生共鳴。[9]教師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理解音樂學科大概念,既需要依托大量音樂知識和藝術知識的支撐,又需要開展對各種音樂作品進行深度理解的活動。以人音版高中《音樂鑒賞》教材中的“學會聆聽”單元為例,教師通過設計演唱、朗誦、舞蹈、動畫等形式創(chuàng)設新穎活潑的學習情境和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和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情緒情感共鳴,具體參考表2。在大概念背景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設置教學活動能夠持續(xù)地引導學生對問題逐層深入地研究,系統(tǒng)化地掌握所學知識,進而發(fā)展其學科核心素養(yǎng)和關鍵能力。[10]
(三)強化教學評價,深化大概念下的思維培養(yǎng)
教學評價是對教學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旨在讓教師了解教學效果,并以此為基礎調整教學方案,促進學生學科學習思維的深化。圍繞大概念教學,構建與之相匹配的評價機制,能有效實現(xiàn)科學監(jiān)測課堂教學效果,確保學生始終圍繞核心問題及其所承載的大概念展開學習探究。在以往的教學評價中,隨意性、淺表化現(xiàn)象普遍存在,教師主要關注學生對某部分知識的掌握程度。此次課程改革強調教學評價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科思維。因此,基于大概念下的教學評價不僅要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和反饋,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新情況下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學科思維的形成和真實學力的提高。
基于大概念的教學評價體系呈現(xiàn)出以思維能力為導向、評價維度多樣、覆蓋過程全面的特點。因此,評價需要關注單元教學的全過程,不僅要對學生獲得零碎知識內容的情況進行評價,更要評價學生思維能力、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情況。基于大概念的教學評價,教師應關注學生對音樂學科大概念的理解和把握程度,通過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自評與師評相結合的方式,全面科學獲得評價結果,并將評價結果反饋在下一個教學設計中。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開展大概念教學評價時需要關注三方面內容:一是關注學生對教學單元內容的把握,即所掌握的基礎知識;二是關注學生對教學單元知識體系的理解,即音樂學科思維的形成;三是關注學生運用大概念和所學單元內容進行知識遷移和應用的能力,即關鍵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
[2]馮春艷,陳旭遠.以大觀念為中心的教學:基本內涵、價值向度及設計路徑[J].教育學報,2021(3):85-94.
[3]王喜斌.學科“大概念”的內涵、意義及獲取途徑[J].教學與管理,2018(24):86-88.
[4]佟賀,尹愛青.中小學音樂教師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探析——基于“MPCKS”理論模型[J].文藝爭鳴,2017(10):196-200.
[5]張胤.基于大單元理念的高中音樂課程設計研究[J].中國音樂教育,202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