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中小學樂團的建設與發(fā)展研究——以鹽城地區(qū)民族管弦樂團為例

作者:鹽城師范學院?王煜驍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24-06-04   點擊: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雙減”政策、藝術進入中高考等政策與影響之下,如今中小學社團課程的開設,成為常態(tài)。那么在音樂類社團中,樂團的建設與發(fā)展的研究,成為了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學校、家長、教師,如何應對各個方面的問題?一支學生樂團如何從無到有,再到進入良性的運轉?這些問題亟待解決。筆者根據(jù)近十年來訓練大中小學的樂團經驗,以及近幾年對鹽城地區(qū)的一些見聞與研究,梳理出學生樂團組建與訓練的一些難題,如如何選曲、如何優(yōu)化排演的方法、如何進行美育和技術性的平衡等,并嘗試給出一些解決的方案。

  關鍵詞:中小學;樂團;發(fā)展與建設;

  1 鹽城市中小學樂團建設現(xiàn)狀

  筆者在江蘇省的南京、無錫、徐州、蘇州、鎮(zhèn)江、鹽城、淮安等地區(qū)都主持或參與過大中小學的樂團建設工作,在樂團建設的思想與技術方面有著一定的經驗。在現(xiàn)階段,鹽城在中小學樂團建設方面,并不處于領先位置,存在著優(yōu)秀的中小學樂團,但更多地區(qū)處于停滯不前,甚至還未開發(fā)的階段。以鹽城市區(qū)某少年民族樂團,以及阜寧地區(qū)某小學為例,這兩個樂團都是當?shù)氐膬?yōu)秀樂團。前者創(chuàng)立多年,在省級甚至國家級比賽多次獲獎,并且培養(yǎng)了眾多優(yōu)秀的學生得以繼續(xù)深造;后者成立于2021年,并在成立之初便獲得省中小學藝術展演活動二等獎的好成績。二者的共同特點——學校的大力支持、家長的支持、優(yōu)秀的教師團隊、科學有效的排練安排等。正確高效有機的結合,才能為樂團奠定成功。

  但更多的中小學仍處于樂團建設的泥濘之中,其中很多單位面對著同樣的一些問題。

  1.1 家長不夠支持以及學生對合奏認知的模糊

  很多家長認為,利用學習或課余時間參加樂團的排演是浪費時間,這個“浪費的時間”除了應該去補強功課,還或者應該去參加獨奏的訓練,而非去訓練合奏。這種觀點的錯誤在于誤解了“合奏”的意義,一些家長或學生,甚至是一些教師,簡單地將合奏理解為“大鍋飯”。這種想法說明其對合奏的概念還停留在一些傳統(tǒng)曲目的刻板印象之上?,F(xiàn)代的很多合奏或者室內樂小合奏作品已經今非昔比,對演奏員以及排演者的要求都非常高,需要更加精密的團體協(xié)作,這種高強度的團體協(xié)作,不僅在于只要完成好自己聲部的演奏或演唱就可以了,更需要在完成自己“音”的過程中,去感受并配合別人的演奏從而一同去完成“樂”。高質量的合奏訓練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并且提高的并不只是音樂技巧,更多的還有對音樂乃至藝術上認知的提升。

  1.2 選曲不夠得當

  無論是比賽還是演出,更或者為了維持合奏水平而進行的常規(guī)訓練,選曲都是極其重要的——對各種音樂的風格訓練;不同作品中的各種技巧訓練;一些特殊作品的訓練(協(xié)奏作品、為重奏伴奏作品等)等。一些樂團因為一些原因,對排演作品的選擇還停留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或者挑選過于簡單的作品,達不到訓練效果。

  有些團體挑選的作品則難度過大——作品難度明顯高于實際樂團水平,或樂團的樂種不全且強行演奏。對于合唱團來說,聲部的人選不是大問題,但對于器樂團體來說,尤其是交響樂團或民族管弦樂團來說就是大問題——四個樂器組(交響樂團:木管、銅管、打擊、弦樂;民族樂團:吹管、彈撥、打擊、拉弦),二十種樂器,是否在學校內可以找到這么多專業(yè)的學生;學校每年都會有一批學生畢業(yè)和入學,這樣的建制是否可以長久的保存。那么對于這種比較復雜的樂團來說,選曲就是一門學問——有什么材料就做什么飯。例如某小學現(xiàn)有編制為:吹管組3人,彈撥組14人,拉弦組2人。顯然,這樣的編制是不平衡的,那么在這種特殊時期就可以選擇進行彈撥樂重奏的排演,其他聲部可以進行小型打擊樂器伴奏,或者進行其作品中簡單聲部的改編演奏。亦或者某村小中幾乎沒有學習樂器的學生,但想組建樂團,便組織教師進行樂器演奏教學。這種方式未嘗不可,但考慮到學生的流動性,以及學習樂器的周期性,這種方法著實緩慢了一些。在鹽城阜寧某村小的解決辦法是,召集有學習打擊樂經驗,或者對打擊樂器有所天賦的學生,組成打擊樂團——三面建鼓、六面大堂鼓、二十面扁鼓、兩幅對镲、一面大鑼。雖是小學生演奏,但經過量身打造的作品、高效的排練以及對舞臺效果的細致處理,依然可以在短時間成立一個富有特色的樂團。

  1.3 排練方法不夠得當

  看得懂總譜,會用指揮棒熟練的劃拍,熟悉樂團中的每種樂器就可以進行樂團的排練,這是一種誤區(qū)。很多專業(yè)樂團的指揮會兼任該團體的藝術總監(jiān),從對一個作品的排演,到能保障一個樂團的良好運轉,合格的排演者需要具備以下基礎條件:

  (1)指揮法:清晰的劃拍、明顯的進出和音樂表情提示等等都

  是一個排演者最基礎的素質要求。這需要多年的扎實的基本功,才能在簡單的作品中保持穩(wěn)定,在高難度的作品中游刃有余。

  (2)總譜法、配器法:看得懂總譜,要一目二十行,對各個樂器組、聲部之間的配合有著清晰的框架感。對和聲的轉變,色彩的變化要敏感。對聲部的進出,音樂表情的變化要拿捏得當。這些都需要排演者前提大量的積累與豐富的經驗。

  (3)一對敏感的耳朵:對音準、和弦、力度、速度、律動、音色的感知程度,往往決定了一名排演者音樂能力的上限,也就決定了這個樂團的演奏水平。對這些能力的訓練非常必要。

  (4)排練法、樂團管理法:這也是很多人忽略的一個重點。“指揮的樂器就是其下面的樂手。”這句話在很多指揮口中流傳,但這句話只表達出了一名指揮的其中一面——他可能是以為優(yōu)秀的“音樂匠人”。樂團之所以被稱為樂團,各種樂器的存在是很重要的,但樂團的本質還是人,是樂器之間的配合,更是人與人之間的協(xié)作。所以對樂團中每種樂器的熟知是遠遠不夠的,對樂團中每位成員的了解更是必要的。

  2 在樂團建設與發(fā)展時需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2.1 如何招生

  萬事開頭難,一支好的樂團離不開基礎良好、有長效學習動力的生源,樂團的生源素質十分關鍵。招生經常會出現(xiàn)的問題往往在于:招不到學生,錯招了不適合學某件樂器甚至不適合學音樂的孩子,招上來的孩子中途退團造成樂團聲部的不平衡。

  對于第一種情況,有時需要請音樂教師協(xié)助到年級進行宣傳介紹,讓學生乃至家長對學習音樂與參加樂團有所了解,才能激發(fā)他們報名的興趣。如今樂團招生的年齡段逐漸下調,這其中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希望讓孩子早打基礎,使更充分的有生力量、后備梯隊進入樂團;其二是與其他興趣班、社團競爭,一些“學苗”被提前招走。這時就會遇到一個矛盾,便是孩子的身體條件問題——較瘦弱的同學不建議學習大件樂器,大件樂器建議更多從中年級開始招生。如此循序漸進地學習才能保證學生良性發(fā)展。對于招生的要求,應該嚴格根據(jù)學生的口齒狀態(tài)(吹管樂器的選擇)、手掌狀態(tài)與對音樂基本參數(shù)的認知程度量體裁衣。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