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fā)性舞蹈”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豐臺實驗小學(以下簡稱“北舞附小”)建于1996 年10 月。建校以來,學校在“立美教育”的理念下,探索“以藝術教育為龍頭,以舞蹈教育為突破口,立美育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特色辦學之路,藝術教育成果突出,被北京市教委認定為北京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北京市學生金帆藝術團(舞蹈分團)。在實踐中,學校逐步研發(fā)出一套舞蹈課程體系,面向全體學生分層開設芭蕾舞、民間舞、素質教育舞蹈、金帆舞蹈團基本功等課程,基本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但在普及性舞蹈課中只進行一些基礎的形體訓練或者直接編排小組合,雖然能夠對學生的形體和氣質塑造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這種課程形式相對枯燥乏味,不能適應學生的年齡特點,難以滿足其身心發(fā)展的需求。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指出,學校美育課程建設要以藝術課程為主體,各學科相互滲透融合,增強課程綜合性……以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核心,以創(chuàng)新能力培育為重點。為響應藝術教育綜合改革的指導方針,進一步發(fā)揮學校舞蹈教育的優(yōu)勢,提升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及教科研能力,在北京市豐臺區(qū)教委和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的支持下,北舞附小參與了由首都師范大學鄭莉教授主持的“十三五”規(guī)劃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藝術教育綜合改革研究”項目,并研發(fā)出一套特別的舞蹈課程—“啟發(fā)性舞蹈”。課程將枯燥的填鴨式學習、單純的肢體訓練對應設計為不同訓練主題的單元板塊,形成貼近小學生生活且充滿童趣的課例,舞蹈訓練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能夠在有趣、愉悅、積極的氛圍中進行學習、交流,從而取得收獲。
一、讓舞蹈與生活發(fā)生聯(lián)系
“啟發(fā)性舞蹈”課程的設計理念為:一方面更加適合零基礎學生的身體條件,降低舞蹈對身體柔韌性、協(xié)調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兼顧了舞蹈特有的審美屬性和舞蹈育人要求,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更加關注學生對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關注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關注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及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等。因此,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年齡特點的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更能凸顯舞蹈學科的本質特點。
第一階段的研究方向和主題是“啟發(fā)性舞蹈”(三、四年級適用)。在這套教學課例中,舞蹈教研組設計了四個單元,分別以舞蹈中的呼吸、上肢、下肢及觀察為訓練重點。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告訴我們,單純的肢體訓練對于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而言,顯得生硬枯燥。因此我們對應設計了“走進大自然”“靈動的手臂”“歡樂的舞步”“奇妙的世界”四個單元板塊,及對應的“擁抱春天”“鴻雁高飛”等課例。希望將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能夠在有趣、愉悅、積極的氛圍中進行學習、交流,從而獲得收獲。
二、讓舞蹈盡情地美化、創(chuàng)造與表述
有了中年級課例的實踐基礎,舞蹈教研組又借助學校“立美杯教學研討月”活動平臺,積極探究、向下延伸,實踐低年級舞蹈課例。
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考慮到低年級學生有效注意力時長短、自我約束力偏弱,但對周圍環(huán)境充滿好奇等因素,我們計劃從最基礎的身體要素入手,進行不同主題的訓練。在學期初的研討中,老師們各抒己見,以生活中的“站、走、跑、跳”為元素,提煉出四種不同的舞蹈形態(tài),作為低年級段舞蹈的訓練重點。在逐步梳理出框架后,每個單元設置一個舞蹈主題形態(tài),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及年齡特點,分別由三個難易程度不同的或訓練角度不同的課例作為支撐,同時也在課例中融入了德育滲透點。
在接下來的教研活動中,我們依據(jù)框架進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大家在對框架進行分析和研究中,也各自表達了不同的看法,集體的智慧碰撞出了一個又一個火花,最終確立了課例研究主題—“美化肢體動作,創(chuàng)造舞蹈形象,表達美好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