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單元主題下欣賞教學探究
不同學段、不同年級每個單元的主題,都可以看出知識性和趣味性、經典性和現(xiàn)代性的結合。中國音樂注重突出不同地區(qū)性和多民族性的特點。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對祖國山河、音樂、歷史等的認識和歌頌,也要通過音樂來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行為習慣和團結協(xié)作、互相理解的品質。例如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難忘的歌”中,欣賞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通過賞析音樂作品,學生不僅認識了著名的音樂家聶耳、田漢,而且通過學唱歌曲了解戰(zhàn)爭年代的紅色記憶,感受紅色歲月的那些往事,接受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美好情感的熏陶。
外國音樂則突出世界國家的廣泛性取材,古典和現(xiàn)代相結合,使學生接觸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音樂,認識和了解世界上其他國家和不同民族的音樂,能夠接受世界音樂的文化多樣性。例如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愛的旋律”,欣賞作品是外國歌曲《愛的祝愿》《愛的羅曼斯》,都是非常經典的器樂作品。通過一系列的音樂體驗活動,學生不僅可以感受音樂所表達的意境,熟悉音樂旋律,而且還可以體會樂句的連貫性,感受音樂所表達的愛。
三、探究知識情感,強調音樂實踐
一、二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有著愛動、好奇、模仿力強的特點。教材在單元教學的設置上,盡可能地采用學生喜歡的方式,例如各種圖片、音樂游戲、音樂律動相結合開展教學。尤其是四個不同功能的“音樂娃”,以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讓識字量還較少的學生更輕松地領悟表達內容,根據不同圖標做出反應,表現(xiàn)音樂。有層次地加入視覺上的音樂形象,這不是普通的圖片或修飾,而是更加注重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人文主題的烘托、音樂活動情景的創(chuàng)造、藝術思維的發(fā)散。音樂教材最后的“音樂湖”就是以音樂故事的形式來展開,以期充實學生的音樂積累和激發(fā)學習興趣。中高年級的教材后面增加了“音樂小書夾”,呈現(xiàn)了音樂知識點的匯總。
音樂教學在教材中層層遞進,又恰到好處。例如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歌曲《你聽,什么敲響了》,不僅要使學生認識奧爾夫樂器,知道它的名字和演奏技巧,而且還關注學生的聆聽習慣,使學生學會聽音樂辨別樂器。歌曲教學過程要關注節(jié)奏的練習,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節(jié)奏感。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太陽》的教學,通過拍一拍、念一念節(jié)奏,再唱一唱歌曲等不同的方式,學生不僅知道了音有長短的知識,而且還能夠準確地、有節(jié)奏地表現(xiàn)歌曲。在樂譜的呈現(xiàn)與認識方面,低年級先通過字母譜的形式和唱名的首字母,讓學生先認一認、唱一唱,慢慢過渡到簡譜。在音高的認識方面,可以加入柯爾文手勢來幫助學生建立不同的音高,唱準歌曲。教材體現(xiàn)了人性化,考慮了學生的不同需求,準備了簡譜、五線譜兩種樂譜,使學生各取所需。
在音樂欣賞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音樂聆聽和音樂表現(xiàn),而且還要關心學生的音樂知識獲取和音樂創(chuàng)造能力發(fā)展。將音樂知識、技能的學習滲透在作品欣賞中,可以通過學習音樂知識了解速度、力度、節(jié)奏、音色、節(jié)拍等,了解不同國家的代表音樂、不同時期的作曲家、不同音樂的創(chuàng)作背景,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參與欣賞作品中的演唱、演奏、聆聽、綜合音樂表演、音樂創(chuàng)編等不同的音樂活動,讓學生走進音樂、體驗音樂,關注學生音樂的實踐參與性,提升學生大膽自信的能力,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四、提升音樂審美,注重個性發(fā)展
基于課程標準,不同年級有不同的教學要求和教學重點,每個單元又隱藏著一條主線,音樂欣賞作品的選擇都與主題緊密相連。音樂和自然、音樂和生活等,都關注學生的德育。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悄悄話”緊緊圍繞著“愛”這個主題展開,欣賞歌曲《雨天等媽媽》,體會音調不同音區(qū)變化和音樂情緒變化之間的關系,思考并表達媽媽對自己的無私的愛。欣賞蒙古語、漢語兩個版本的《吉祥三寶》,準確地聽辨出男聲、女聲、童聲三種不同人聲,了解重唱的相關知識,體驗蒙古族音樂的特點,感受歌曲中所營造的和諧、幸福、吉祥的氛圍。在單元主題的要求下能了解世界各地的不同音樂,例如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的朋友Do Re Mi”,以“音樂和我的朋友”為主題展開,通過欣賞美國影片《音樂之聲》中的故事情節(jié),既體會了音樂與生活的密切相連,又有趣地學習了欣賞作品《Do Re Mi》。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五彩民歌風”,以“五彩”展開,學習我國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的樂曲,在音樂欣賞中體會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格,宣揚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加入京劇、豫劇等戲曲音樂傳統(tǒng)文化,例如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絲竹流韻”中,欣賞作品《卜算子·詠梅》是一首用毛澤東的詩詞譜曲的作品,它的旋律就加入了昆曲的音樂元素。歌曲《姑蘇風光》令學生感受并體會水鄉(xiāng)之地所孕育出的委婉、清麗的音樂文化特點,感受其特有的韻味。三年級下冊的《編花籃》則可以學到河南豫劇的知識,體會不同戲曲種類的音樂特點。不同單元的主線把歷史和音樂融合,單元活動的豐富多彩,為學生學習音樂奠定了基礎。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美育人,以情感人。音樂單元主題的設置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音樂、感受音樂、鑒賞音樂的同時體會音樂傳達的感情,體會愛國情懷和作為少先隊員的自豪感,具備集體意識、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勇往直前的品格。
綜上所述,蘇少版小學音樂教材高標準、嚴要求、增創(chuàng)意的追求,體現(xiàn)了活力、實效、創(chuàng)新的特色,融合了音樂性與人文性的一系列單元主題結構。單元主題的設計豐富了音樂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和學習,突出音樂體驗,重視音樂實踐,重視學生評價。在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要仔細研讀課程標準,解讀教材,從學生立場出發(fā),巧妙地運用教學機智,多聽、多賞、多想,設計出適合低年級學生欣賞音樂的方法,將聽、唱、動、奏相結合,以期有效地培養(yǎng)并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