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音樂教育論文:一堂唱歌、器樂綜合課引發(fā)的思索
讓每個學生都在音樂當中找到快樂
作者單位:坪頭山中學
在我們農(nóng)村中小學的音樂課堂上,音
那段時間的音樂課上,我一直在帶領學生學習吹口琴和豎笛,大部分學生興趣濃厚,但是也有小一部分同學沒有樂器,練習的時候他們坐在那兒沒有事情做,一副懶洋洋的樣子。于是,我想,能不能將器樂教學與唱歌教學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呢?于是,我開始在教材中尋找合適的材料,準備進行唱歌、器樂綜合課的教學實踐。
經(jīng)過慎重考慮,我選擇了第十二冊第12課《校園里的小白楊》。這是一首深受廣大少年兒童喜愛的歌曲,單二部曲式,兩部分均由兩個變化重復的大樂句組成。A部分為齊唱部分,樂句以×× ×× | ×× ×× |× ×× | × × |反復出現(xiàn),曲調(diào)歡快、跳躍,表現(xiàn)了少先隊員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B部分與之形成對比,以優(yōu)美的旋律,舒展的節(jié)奏,特別是二聲部的美妙的和聲效果,更是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受,充分表達了少年兒童對少先隊組織,對母校依依不舍,眷戀的感情。
我覺得這首歌曲非常適合進行唱歌、器樂綜合教學實踐,因為它的旋律簡單易學,而且音域集中在5----6之間,對剛剛接觸豎笛和口琴的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演奏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學生經(jīng)過努力之后可以演奏出來;另外,歌曲中體現(xiàn)出來的感情與六年級學生的生活實際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是每個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寫照。
確定好教學內(nèi)容后,我自己又抽出時間認真練習用豎笛和口琴演奏這首歌曲,以便在課堂上表演
因為情感體驗是一切音樂能力發(fā)展的前提,又因為音樂教學具有情感性的特征。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由情導入”,“以情激趣” ,首先引導學生通過談話交流,產(chǎn)生共鳴, 再帶領學生積極參與各項音樂活動,讓學生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去感受、學習與表達。
一開始上課,我便通過師生談話創(chuàng)設情境:同學們, 你們已經(jīng)在母校學習、生活了六年,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你們就要離開母校了,你最難忘的事情是什么呢?你最想說什么呢?學生紛紛用語言表達了對母校、對老師、對同學的依戀之情。孩子們沉浸美好的回憶之中,此時,老師深情地演唱《校園里的小白楊》。學生聽得很認真,教室里洋溢著一份濃濃的師生情、同學情,學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歌曲當中蘊涵的感情。
這時,老師再帶著同學們初步接觸曲譜。雖然這首歌旋律簡單易學,但對我們農(nóng)村的六年級學生來講,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教師適當?shù)囊龑н€是很有必要的。在這里,我選擇了帶唱的方法,首先老師帶領學生劃拍視唱,然后再用豎笛帶唱,因為歌曲正好是F調(diào),所以學生唱起來覺得很順口。同時,通過豎笛帶唱環(huán)節(jié),有一部分基礎較好的的同學在觀察老師演奏的過程中就已經(jīng)基本上掌握了演奏的指法。在接下來的自由練習階段他們還能肩負“小老師”的重任呢!
老師用豎笛帶唱了曲譜后,再用口琴將歌曲演奏給同學們聽,通過教唱曲譜和示范演奏,學生對這首歌曲的旋律基本熟悉了,這時,我又帶領孩子們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因為對曲譜已經(jīng)比較熟悉,學生能夠很準確、很流暢地讀好歌詞。接下來我就可以放手讓學生分組進行合作學習了:有豎笛的同學練習用豎笛演奏歌曲,有口琴的同學學習用口琴演奏歌曲,拿到打擊樂器的同學練習邊唱曲子邊用打擊樂器伴奏,沒有樂器的同學練習依譜唱詞。然后每組分配了組長來組織,盡量做到互相學習、互相配合。這時,老師也帶著樂器來到同學們中間和大家一起演奏,適當?shù)慕o予指導。這樣一來,每個同學都有事情可做,教室里歌聲、樂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經(jīng)過20分鐘的分組練習,再來檢查同學們的學習情況時,我發(fā)現(xiàn),歌曲很多同學都會唱了,但是用樂器演奏起來還是有很大的問題,只有個別同學可以演奏,大部分同學速度跟不上,畢竟只有20分鐘時間。于是,我只選了其中一個小組上臺來展示他們的學習情況,他們的演唱很有感情,演奏不是很出色。但是每個同學都是那么投入、那么專注,贏得了大家發(fā)自內(nèi)心的掌聲。
在這堂課結(jié)束時,我要同學們齊唱這首歌,每個同學都充滿感情的唱著,唱得那么認真,連我也被深深地感動了。我想,這節(jié)課一定深深地印在了每個同學的腦海中,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是的,教育要面向全體,只有調(diào)動起每個孩子的學習熱情,這堂課才是真正成功了。音樂課更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