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民族音樂多維互動欣賞——以人音版小學音樂第三冊第2課《快樂的羅嗦》為例
二年級的音樂課堂學生,也許上完后記不得那么多,但通過這樣講解他們會了解彝族、記住彝族、喜愛彝族,盡可能讓學生視野不僅是停留在音樂上,更有其民族文化屬性。
(三)“跳”欣賞
《快樂的羅嗦》是舞曲改編,因此舞蹈成分必不可少,彝族離學生生活較遠,結(jié)合筆者舞蹈專業(yè)特長,課前跳了一小段結(jié)合音樂主題的彝族舞蹈。主要汲取彝族舞蹈擺裙子和彝族手部按腕的舞蹈元素,讓學生對彝族舞蹈有初步印象。此外,收集一段《快樂羅嗦》甩手抬腳舞蹈視頻,由于擔心課堂太亂沒敢讓學生快速做,僅設計一個樂句中找兩個重拍進行按腕交替進行的動作。前半樂句按腕,后半樂句拍手擊掌,設計舞蹈動作上有與后面打擊樂器伴奏做一個融合搭配,為在40分鐘內(nèi)完成多種音樂教學活動節(jié)約時間。
通過課堂實踐,汲取彝族民族舞蹈元素的動作設計,配合樂曲,劃分樂曲設計的效果可行性及完成度較高,前奏部分設計一個拉裙、戴帽動作,避免學生無所事事。腳步設計只做蹲和立,雖未讓學生小碎步,但教師示范時帶上,能跟上的學生隨教師,其他基本完成蹲立即可,分層教學凸顯。遺憾結(jié)尾處未圍成圓,圓更能營造一個“火把節(jié)”圈舞的感覺,接近彝族“味道”,團結(jié)而有氛圍。
(四)“奏”欣賞
在低段使用打擊樂曲伴奏,學生甚是喜愛,但也容易“得意忘形”。樂器選擇既要適合全員參與,又要服務于樂曲,不可“畫蛇添足”。串鈴、響板音色突出,操作簡單,兩種打擊樂器配合,分飾兩聲部,有種遙相呼應對唱之感。通過二部配合學生懂得在角色中成就自己和別人,且初步建立學生二部概念。全班學生一起演奏“風險”極大,兩陣營配合需要教師把控課堂。打擊樂器使用于樂曲第三部分欣賞伴奏,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在再現(xiàn),增添樂器更易于將樂曲推向高潮。
除打擊樂器外,本課還介紹了民族彈撥樂器月琴,在第二樂段,不設置節(jié)奏、不安排位置、不講解情緒,就讓學生模擬演奏月琴,結(jié)合音樂帶給學生感受,自由隨樂自由擺動、彈撥。欣賞時,第二樂段和第三樂段都用上了樂器演“奏”。
三、且賞且思
一堂民族音樂欣賞課從備課到教學真心不易。課堂也許有驚喜、也許有驚嚇,但對于師生都收獲頗豐。課后觀看教學錄像,雖課上學生參與度高,未有激動與興奮,是否對情感調(diào)動不夠,臺上老師“眉飛色舞”,臺下依然“微微一笑”。在音樂課堂上,理性認識(音樂知識、能力)與感性認識(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交戰(zhàn)中,感性占上風時,理性知識敗下陣;理性占上風時,感性容易被忽略,這是我們需要關注的。課堂是否太飽滿?學生在忙碌中還未回過神來。復習課上學生對彝族記憶深刻,表達時自信滿滿,筆者想本課雖有不足,但這樣的嘗試是值得的,這樣的民族音樂欣賞教學模式,學生喜愛且學有所得、學有所用。
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是中華文化“瑰寶”,多維的“雕琢”使其更加奪目。宏觀看,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喜愛、從小樹立起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我認同感就是教育的成功。微觀看,多維互動欣賞對于民族音樂欣賞教學課堂,是將課標理念、目標等落到實處的體現(xiàn)。多彩民族音樂需要多維互動欣賞,多維互動欣賞點亮多彩的民族音樂。
參考文獻:
[1] 繆佩言.中小學音樂教育詞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12-02.
[2]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02.
[3] 人民音樂出版社教育編輯室.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師用書(簡線通用) (2年級•第3冊)[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