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歌曲心理素質的訓練
歌唱心理是學習與實踐過程中心理現象的反應。研究歌唱者在歌唱訓練、藝術實踐中的心理變化規(guī)律,是提高演唱藝術技巧和課堂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教學過程及藝術實踐證明,客觀事物對周圍物質的影響而產生各種不同的意識,意識的感覺將隨著心理形態(tài)展示出來,其間有礙教師演唱的心理、意識將直接破壞教師和學生的演唱欲望,影響歌唱技巧的正常發(fā)揮和課堂教學效果。
怎樣保持最佳的歌唱狀態(tài),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我們常看到在學校藝術比賽、演出時,有些人由于歌唱心理素質欠佳,在演唱過程中心理失控,使自身的演唱水平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鑒于這類問題,筆者認為:在從事課堂教學和演唱中必須探索一種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對歌唱者進行心理訓練。
心理訓練從廣義上講,就是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yǎng)和發(fā)展歌唱者所需要的心理品質和個性心理特征,為演唱取得優(yōu)異成績做好心理準備;從狹義上講,就是培養(yǎng)歌唱者善于控制和調節(jié)自我心理狀態(tài)的能力,在演唱時能置入角色之中,達到最佳的歌唱狀態(tài)。
心理訓練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來達到調節(jié)學生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發(fā)展應用心理機能,促進最佳競技狀態(tài)的出現,以增強適應能力。喻宜萱教授在《十幾年來音樂院校教學中的幾個問題》一書中,著重指出:“要重視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心理,是聲樂基礎訓練之一。”她還說:“從這幾年的經驗中,我們懂得了要在訓練之前,注意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必須指明一個人的心理不自然、不平靜,精神不集中、不充沛就不能發(fā)出美好的聲音,就不會唱好歌曲,只有當他(她)內心充滿歌唱的愿望時,只有當她(他)具有真摯的學習信心時,才能做好課堂上的作業(yè)。因為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去培養(yǎng)他們的歌唱情緒,使學生從訓練之初,就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歌唱精神狀態(tài),非常自然地、誠摯地、聚精會神地、嚴格地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P>
當然,一切藝術無不受它那獨特的表現形式的局限。正如前人所謂“繪雪者不能繪其清,繪月者不能繪其明,繪花者不能繪其馨,繪泉者不能繪其聲,繪人者不能繪其情”等等。就歌唱心理而論,雖然在歌唱中起著重要作用,但并非能解決一切問題。
凡事都應循序漸進。學習歌唱也是一樣,它既有主觀能動的因素,又受客觀條件的制約。在主觀因素中歌唱的機能運動有技巧、能力兩方面的問題。在技巧上如這會吸入深的氣息,打開喉嚨,找到高位置,咬字、吐字方法得當。準確地說,方法對路可以領會快、走捷徑,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歌唱中肌肉運動的能力,如深氣息控制中運動,各聲區(qū)的連通與高位置的開放,咬字、吐字的靈活、準確有意識長期磨練及不斷反饋、調節(jié),并非一下子能做到的。對技巧的要求要嚴格,力求準確無誤。對能力的要求則要因人因時而宜,不能操之過急。主觀因素中,重要的是歌唱心理能否平衡,歌唱的生理條件好壞等等。在客觀條件中,教師的水平和能力,日常音樂對你的影響及學習環(huán)境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條件。
正在學習的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和要求。有些人不顧自己的條件、綜合音樂素養(yǎng)能力,不顧客觀條件的種種制約,脫離實際地把標準定得過高、太快,根本非能力所及。于是整天盲目的練習,使噪子過度疲勞,甚至聲音沙啞后還在繼續(xù)練唱,這不但對于學習沒有好處,反倒有害。另有些人,只要一練,就苛求氣息、位置、狀態(tài)等方面要十全十美,對自己過分要求,完全脫離了學習的規(guī)律,完全不考慮學習的階段性和層次效應,結果造成思想負擔重,從而導致歌唱器官運用失調。長期下去,必然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產生心理障礙,影響學習。
為了避免挫折感,最好把學習的目標,定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這樣便能頭腦清醒,精神振奮,心情舒暢,促進歌唱欲望,達到學習心理平衡及歌唱機制的有效調節(jié)。
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把學習的希望完全或大部分寄托在教師身上,卻忽視了自身條件以及自我練習方面的因素。俗話說得好,“老師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有些人練習不用心,不是一邊練一邊琢磨,而是毫無意識地亂唱,在沒有進步的時候,不是從自身找毛病或原因,而是把過失都推到老師身上,最終學業(yè)難成。東方的傳統(tǒng)教法是一步步地教,一步步地學。過去的學習方法是被人家指出的路你去找,新的學習方法就是不再依賴別人走過的路,要探索新的思維方法,自己找路走。
以上是歌唱者進行心理素質訓練的方法,如果在教學、歌唱實踐中能持之以恒用正確的方法進行練習,并加以運用,相信必定會在課堂上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