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課堂生成性教學策略探析
“生成”是“生長”和“建構(gòu)”,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由于合作對話、碰撞,超出教師預設方案和教材設定內(nèi)容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維、新方法的一種動態(tài)的活動過程。音樂教學中的“生成”是在預設的前提下,在課堂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狀態(tài)、學習進程中產(chǎn)生的動態(tài)的活動過程,具有豐富性和生成性。《音樂課程標準解讀》指出:“在音樂課堂上,允許學生質(zhì)疑、鼓勵探索、尊重學生對音樂的不同體驗與思考?!痹诔踔幸魳氛n堂教學中,學生對同一首音樂作品有多樣的理解和表現(xiàn),學生的表現(xiàn)充滿變數(shù),尤其當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fā)揮時,實際的教學過程要以比預設的生動而豐富多彩。面臨充滿個性的學生,隨著預設流程的展開,教師、學生的思想和教材文本的不斷碰撞,創(chuàng)造火花的不斷迸發(fā),認知、體驗不斷地加深,這就產(chǎn)生了動態(tài)生成的音樂課堂。
一、在滿足學生的音樂審美需求中生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引導從根本上說是為了學生的“學”服務的。音樂教學必須密切關注學生的音樂審美需求,使音樂教學在學生得到音樂的審美體驗中得以生成。
例如,《非洲的靈感》(選自人音版14 冊音樂教材第二單元《非洲的靈感》),教學流程為:
?、判蕾p、學唱歌曲《咿唷嘞啦》。
?、茖W跳歌舞曲《咿唷嘞啦》中的舞蹈動作。
?、菍嵺`與創(chuàng)造:為歌曲《咿唷嘞啦》配上合適的節(jié)奏。
?、染C合表演(用歌聲、舞蹈、拍打節(jié)奏等)。
?、尚蕾p幾內(nèi)亞民歌《尋找朋友》、鼓獨奏《戰(zhàn)士的舞蹈》。
在教學流程⑷中,本來預設兩個小組進行表演,當兩個小組表演結(jié)束后,筆者想進入到欣賞幾內(nèi)亞民歌《尋找朋友》、鼓獨奏《戰(zhàn)士的舞蹈》時,其他小組也舉手要求表演,兩個平時調(diào)皮的男生強烈要求打破小組形式的表演,要求全班一起表演,讓教師伴奏,看到學生高漲的情緒,筆者就答應了,取消了第⑸個教學流程。讓學生全體起立,把凳子放到教室的兩邊,請班級里平時唱歌很棒的一個男生手拿話筒進行領唱,全班同學打破小組的約束自由聚在一起,邊歌邊舞,那兩個調(diào)皮的男生,一個拿起教室后面的掃把模仿非洲人狩獵的工具進行揮舞,另一個拿起灑水壺當打擊樂器激情地敲擊,當歌曲中的長音出現(xiàn)時,有些學生模仿非洲人發(fā)出“喲……喲……”的喊叫聲……
這是一堂“瘋狂”的課,這是一堂酣暢淋漓的課,筆者沒想到平時“調(diào)皮”的男生能拿起灑水壺來作為打擊樂器,拿起掃把來盡興而舞,也許學生的舞姿并不算好,歌聲也未必動聽,但學生是快樂的,從中感受到非洲音樂的特點,得到了對非洲音樂的審美體驗。如果音樂教師置于學生的要求不顧,那么課堂教學也錯失了這樣生成的機會,學生對音樂的審美需求得不到滿足,那是多么大的缺憾。
二、在學生實踐探究活動中生成
創(chuàng)設主動探究的氛圍,是學生潛力獲得發(fā)展的必要條件,是課堂生成的基礎。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是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構(gòu)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氛圍,在自主探究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理解音樂、感悟音樂,在實踐創(chuàng)造活動中得以生成。
例如《交響音畫―――圖畫展覽會》(選自人音版15 冊音樂教材第四單元《音詩音畫》)在欣賞《兩個猶太人》時,其教學流程為:
?、篷雎牎秲蓚€猶太人》中的兩個音樂主題,思考:音樂刻畫了怎樣的兩個猶太人?(結(jié)合兩個主題的旋律、音區(qū)、節(jié)奏、音色等音樂要素,進行分析與探究)
?、岂雎牎秲蓚€猶太人》中的后半部分音樂,思考:兩個猶太人相遇時,產(chǎn)生了怎樣的情景?并嘗試用啞劇的形式表現(xiàn)出兩個猶太人的不同形象與個性。
在教學流程⑴中,先不給出兩個猶太人的畫面,而且讓學生聆聽音樂,從音區(qū)、音色、旋律、節(jié)奏的探究中,來猜測是兩個怎樣的猶太人?學生興趣高漲,仔細聆聽了音樂,分析了音樂要素后,有些學生認為是老人與小孩;有些學生認為是男人與女人;有些學生認為是胖子與瘦子等,筆者認為音樂具有模糊性,允許學生對音樂有多樣的理解。關鍵是通過聆聽與探究,使學生理解音樂要素在塑造人物形象與人物個性中的作用。在教學流程⑵中,充分激發(fā)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并用兩個人合作表演的啞劇的形式,來表達對音樂的理解。表演中,一個趾高氣揚或指手劃腳,一個唯唯諾諾或喋喋不休……精彩的啞劇表演,使教室里響起了一陣陣的掌聲。教學流程⑵為本課教學中的一個高潮,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
創(chuàng)造性思維,展示了學生的個性與才能,本課教學從學生的探究和實踐創(chuàng)造活動中得到生成。筆者認為這種教學效果遠勝于直接告訴學生答案,音樂教學不能框定學生的思維,而要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使學生獲得音樂審美體驗,使音樂課堂喚發(fā)出生機與活力。
音樂課是充滿活力的,為了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如果僅僅依靠教材上的內(nèi)容是不夠的,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感悟是不夠深入的,適度拓展,提高學生音樂的審美素養(yǎng),體現(xiàn)出音樂教學的豐富性和動態(tài)生成性。
例如,《搖籃曲》(選自人音版14 冊音樂教材第四單元《樂海泛舟》教學流程為:
⑴欣賞舒伯特的《搖籃曲》引入。
?、平榻B《搖籃曲》的相關知識。
?、菍W唱勃拉姆斯的《搖籃曲》。
?、妊a充欣賞印尼搖籃曲《寶貝》、中國東北民歌《搖籃曲》。
?、商接懀褐型鈸u籃曲的異同點。
教學流程⑸中,學生在探討中外搖籃曲的異同時,學生大都認為,中外搖籃曲都是速度緩慢的,旋律優(yōu)美的,節(jié)奏搖曳的,但由于地域、風俗人情的不同,產(chǎn)生了風格多樣的搖籃曲。當探討接近尾聲時,一名叫王科的同學很響地說一了句:“搖籃曲都是女人唱的。”此話一出,教室里一片笑聲。筆者略思考后,說道:“時代在發(fā)展,現(xiàn)在爸爸也要唱搖籃曲了”,又是一陣笑聲,筆者利用音樂教室有多媒體設備,可以上網(wǎng)的優(yōu)勢,隨即從本校的“忘不了音樂網(wǎng)”上快速搜索到“動力火車”演唱的《搖籃曲》,隨即那醇厚、溫暖的男聲演唱的《搖籃曲》從教室里響起:
“爸爸輕輕在你身邊,你別怕黑夜,我的寶貝,快快睡,你要學著努力不怕黑,未來你要自己去面對,生命中的夜……”
學生第一次聽到用醇厚的男聲來演唱的搖籃曲,尤其是用通俗方法演唱的,覺得格外親切。不少學生輕輕地跟唱起來,連平時不太愿意唱歌的男生都隨著音樂在哼唱。
音樂教學不能局限于教材,對教學內(nèi)容要進行適度的拓展、延伸,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尤其是本課教學中學生王科的發(fā)言,這一節(jié)外生枝的現(xiàn)象,筆者抓住這一“生成”的契機,讓學生欣賞了“男聲版”的《搖籃曲》,使音樂教學生成精彩。
(作者單位: 浙江省富陽市郁達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