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文化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傳承——以藏族民歌為例
其次就是“弦子”,它起源于四川巴塘,有著優(yōu)美的曲調、豐富的曲目和舒展的舞姿,被譽為“巴塘弦子”。而“堆諧”則是把表演和歌唱完美地結合起來極具表現性的踢踏舞。“囊瑪”的流傳地區(qū)以拉薩為主,其音樂基本上分為中速引子、慢板歌曲和快板舞曲三個部分,在欣賞課《阿瑪勒火》的教學中,可將曲目分為三個部分詳細講解,并設定特有的動作輔助聽賞音樂的過程,最后由學生判斷音樂轉換之處,以此了解“囊瑪”的主要特征。
酒歌也是藏族民歌中流傳廣泛的一種歌曲,它常飲酒敬酒時演唱,往往會伴隨簡單的律動,深受藏族人民的喜愛。酒歌也反映出了藏族人民豪爽的性格[4],就算是遠道而來的陌生人,他們也會展現出藏族人民的熱情與豪爽,邀請人們盡情地暢飲。在藏族音樂單元的教學中,可將酒歌加入教學拓展環(huán)節(jié),帶領學生模仿藏族人民舉杯演唱,以此體會藏族人民的性格特征。
除此之外,藏族民歌還有很多形式,如山歌、牧歌、農歌等。少數民族人民都有著能歌善舞的特點,在藏族地區(qū),無論是節(jié)假日還是平常的日子,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可以看藏族的人民拉起手圍著篝火跳起輕松而自由的舞蹈。在藏族,歌曲不只是舞臺表演的概念,更多的是一種群眾性的愛好和娛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舞蹈與歌唱結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獻上最潔白的哈達》《阿瑪勒火》之后,就可以拓展簡單的藏族踢踏舞蹈,可以讓學生準備絲巾模仿水袖,感受藏族舞蹈特有的身體前傾的,松弛的體態(tài)律動特征。學習簡單的退踏步,晃袖,顫膝等動作,再由此講解藏族舞蹈所蘊含的宗教意義。
(四)了解民族背景,講述民族故事
美國加州大學神經科學家葛詹尼發(fā)現,人的感覺、行為和感受都是以記敘的形式呈現在大腦的左半球。此外,大腦對我們的意識和潛意識的協調也是通過記敘的方式。舉個例子,我們在潛意識中做了一些選擇時,總是會為了說服自己而構建一個舉足輕重的意義。大腦在記敘自身的故事的同時也樂于接收故事,荷蘭伊拉斯姆斯大學的茨萬說,我們在聽他人的故事時,通常會產生一種代入感,以此與故事主角的感覺相融合,從而成為主人公。故事對于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尤其是初中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有一種固有的吸引力,這是引導他們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
藏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從民族歷史變遷的角度,從宗教信仰的角度,從語言文化的角度,從飲食文化的角度以及喪葬文化的角度,都有值得講述的故事。藏族的民間傳說故事也內容豐富,在講述故事的選擇上則可以盡量與教材音樂結合,在歌曲學習的基礎上尋找與其相關聯的故事,同時注重故事所包含的德育意義。例如歌曲《正月十五那一天》又被稱為《迎公主歌》,這首歌曲描繪了藏族人民熱烈歡迎文成公主進藏的場景,在教學這首歌曲時就可以講述文成公主的故事,學生在學習中感悟她對漢藏兩族文化交流的貢獻,從而揭示歌曲表達兩族人民團結一心的主題。在欣賞《天路》時則可以講述川藏地區(qū)修筑鐵路的故事,介紹藏族地區(qū)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地貌特點,講述鐵路修筑的艱辛,表達參與鐵路修建的人們?yōu)樽鎳姆睒s昌盛做出的貢獻,從而引申出愛國意義。學生了解音樂背景故事是在音樂課中實現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重要過程,是學生綜合感受音樂的組成部分,但在具體的音樂教學設計安排中,還要注意主次分明,以音樂本身的學習為主,避免將音樂課上成語文課。
(五)通俗音樂與民族音樂融合
通俗音樂與民族音樂都有各自的特征,從客觀的角度分析,通俗音樂之所以受學生追捧,是因為它的內容通俗易懂、節(jié)奏鮮明且多重復,旋律非常具有記憶點,因此多流行于一時。而民族民間音樂有著悠久的歷史,代代傳承,歌曲旋律自由,歌詞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其實縱觀我國通俗歌曲的發(fā)展,與傳統文化一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無論是旋律還是歌詞,都有從傳統音樂中汲取營養(yǎng),二者相互抵抗,也相互依存。
當一種文化洪流洶涌而來時,只靠抵御的方式必然是不可取的。那面對通俗音樂的潮流,民族音樂該如何保證自己的生存空間?面對通俗音樂對初中階段學生的沖擊,教師該做怎樣的取舍呢?筆者認為可以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筆者發(fā)現,藏族本土人民創(chuàng)作的通俗歌曲,與我們平日常見的通俗歌曲有著同樣的特點,旋律保留了藏族音樂的元素,但又變得平穩(wěn),容易記憶,編曲多運用電子樂器。他們演唱的語言則是用的本土的藏語,就算這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民族音樂,筆者也能從他們的演唱中聽到明顯的屬于藏族人民的特征。這樣的歌曲,恰好易受到初中學生的喜愛和關注。以教材《走進西藏》單元的選曲《天路》為例,該曲就并非傳統意義上的藏族民族,而是一首融合藏族音樂風格特點創(chuàng)作的通俗歌曲,該曲旋律優(yōu)美抒情,寬廣遼闊,歌詞具有一字多音的特點,在歌詞內容方面既表現了藏族的地形地貌,最有特色的飲食青稞酒,酥油茶,還表達了藏族人民與漢族人民緊密相連的情感,這種具有藏族風格特點的通俗歌曲還有很多,例如《媽媽格桑拉》《青藏高原》《回到拉薩》等。這些耳熟能詳的歌曲便是大眾對藏族音樂的最初印象。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除了教授教材選用的歌曲,還應多收集類似的“新民族音樂”,并融入教學過程中。無論是歌曲本身的創(chuàng)作,還是演唱語言或方式的選擇,任意的組合都能呈現出不同的表現形式,帶給人新奇的感受。民族音樂與通俗音樂就像流動的河水,互相融合,互相借鑒。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樹立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關鍵時期,對一件事物的好惡也很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對于新事物的了解更多的源于緊追潮流的意識。因此,對初中生的引導不在于突飛猛進,更多的是潛移默化的過程,能積累一些興趣便是一些。就以藏族民歌來說,在初中生學唱歌曲環(huán)節(jié),自由化的旋律和高亢的曲調在對于處于變聲期的初中生來說,學唱的過程中都是有一定困難的,因此在教學設計時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目標設定不一定要求都會唱,但要懂得聽。該如何懂得聽?那就應從各類音樂要素出發(fā),詳聽詳解,逐步提升學生的對于民族音樂的接受度,讓學生從通過從聽到聽懂的實踐過程,加深對傳統音樂文化深入的理解。
結語
作為炎黃子孫,我們都是傳承和發(fā)展民族音樂重要的一分子。在初中階段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提升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學習和認知,將民族音樂作為音樂課堂必修的基礎課程,才能獲得學生的認可。同時也應當注重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關注學生的接收能力,使用合理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認識。從我國目前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教學環(huán)境來說,民族音樂的傳承還待進一步的完善,還需要一段漫長的發(fā)展時間。希望音樂工作者們能不斷的努力,為我國民族音樂的發(fā)展做出貢獻,也在教育事業(yè)中實現自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