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視角的有效性教學初探——以初中音樂欣賞課《伏爾塔瓦河》為例
摘要:音樂欣賞課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能訓練學生的音樂感受、表現(xiàn)能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感知力。大型交響樂的欣賞教學是初中音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主要采用教育敘事的研究方法,以筆者自身實習的實踐經歷為基礎,從實習生視角出發(fā),將有效教學的理論與自身課堂實戰(zhàn)經驗相結合,增強其實踐性,并總結出能改善初中大型交響樂欣賞有效性教學的實施策略,希望能為其他音樂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個大型交響樂作品欣賞課有效性教學的基本思路和解決問題的角度。
關鍵詞:初中音樂欣賞;有效性教學;大型交響樂;
一、有效性教學的理論依據
筆者在進行文獻研究時發(fā)現(xiàn),有效性教學是建立在有效教學的基礎之上,主要針對課堂教學而提出的。其核心在于教師要根據學生自身情況和學習需求制訂合理可行的教學計劃,并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因筆者是從實習生的視角出發(fā),視閾有限,研究的深度與廣度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研究的主要內容還是音樂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初步探索,而有效教學的相關概念論述是本文研究的一個理論依據。
1. 有效教學的概念
關于有效教學的概念,學術界并沒有統(tǒng)一的系統(tǒng)化定義,筆者的研究是在有效教學的理論基礎上,從實習生教學的角度對提高課堂有效性進行初步探索。筆者認為,可以將有效教學在課堂中的理念分解為教師有效地教與學生有效地學兩個部分。從“教師有效地教”來看,有效教學就是強調教師在課堂中授課的高效性,是否設定與學情相符的教學目標,并采用系統(tǒng)科學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在自主吸收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習積極性,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最終達到理想的課堂預期。除此之外,教師的教學成效還取決于課程結束后,學生在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中對知識能力的獲取程度。從“學生有效地學”這一觀點來看,在保持課堂秩序與紀律的同時,學生能主動配合老師,回答問題,積極思考并進行小組探究活動,在課程結束后得到知識能力的有效提升。
2.《伏爾塔瓦河》有效性教學界定與評價思考
筆者結合以上的概念論述,從實習生的視角出發(fā),將《伏爾塔瓦河》欣賞課有效性教學界定為:教師在遵守教育規(guī)律的基礎上,結合授課對象的學習心理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為實現(xiàn)設定的教學目標和預期的教學成效,在教學過程中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其體驗自我學習的快樂,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xiàn)力,使其在提高知識能力即習得管弦樂團、大型交響樂等相關音樂知識的同時,感受作品中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豐富自身審美感知與情感體驗。
《伏爾塔瓦河》的教學成效,筆者認為可以把以下幾點作為評定的標準:(1)明確的欣賞課程教學目標;(2)科學適當的教學內容,順利完成教學任務;(3)多種欣賞方式相結合,學生學習興趣高;(4)教師積極示唱示奏;(5)課堂氛圍好,師生關系相處融洽;(6)學生掌握主題旋律的演唱;(7)學生積極表述對音樂的審美感知,感受到音樂所表達的情感。
二、《伏爾塔瓦河》初次教學的教育敘事
1.《伏爾塔瓦河》教學實踐的背景
作為一名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在本科期間,除了相關理論知識,如《音樂學科教學論》《音樂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等課程的學習之外,筆者還參與了學校音樂教育實踐技能課程的訓練,包括《中小學歌曲彈唱》《中小學樂隊編排》等,再加上參與了教育見習,已經具備了成為一名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基本能力。大四的上學期,在學校的統(tǒng)一領導和組織下,筆者來到了常德市第七中學,開始了為期兩個多月的實習生活。
2.《伏爾塔瓦河》的備課
首先是學情分析,筆者在聽課學習后初步總結了具有普適性的學情分析,發(fā)現(xiàn)初中一年級的學生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對一切事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對于音樂的感知認知能力不是很成熟,音樂樂理基礎知識缺乏。對交響樂的了解較少,且興趣不高,受當代文化潮流影響較大,喜歡更為時髦現(xiàn)代的流行歌曲。除此之外,筆者還了解到,教授班級為普通文化班,整體的班風與學習氛圍較好,大部分孩子都喜歡上音樂課,對音樂感興趣,且有五位同學有一定的音樂學習基礎,學過一些樂器,能認識簡譜或五線譜,但其他學生樂理知識較為缺乏,基礎薄弱,在之前的音樂課中有進行簡譜的學習,但掌握不牢固。能對節(jié)奏速度、音樂情感等進行簡單表達與闡述,擅長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但不夠深刻具體。針對大型交響樂欣賞這一課題,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交響樂十分地不熟悉,相關理論知識也幾乎聞所未聞,國內的一些大型交響樂作品可能聽過些許,但國外的作品很少有接觸。
其次是教材分析,該校初中一年級音樂課程所使用的教科書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級上冊《音樂》,筆者最終選擇了第二單元《祖國頌歌》中第三課時的內容———《伏爾塔瓦河》。全曲時長接近12分鐘,加上引子共有八個主題樂段,內容豐富,配器陣容龐大,音樂要素繁多。筆者在備課時先是彌補自身知識儲備的不足,查閱并了解了作者生平、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交響詩等相關知識,接著再反復聆聽音頻和觀看現(xiàn)場演奏視頻,整理演奏樂器和進行樂段的劃分,對該作品的欣賞有了一個基本層面的認識。
3.《伏爾塔瓦河》教學實踐收獲與反思
本節(jié)課著重從音樂要素的各個方面完整地欣賞了《伏爾塔瓦河》全曲,并將音樂知識的學習融入了作品的聽賞過程,但因筆者自身教學經驗不足,出現(xiàn)了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堂紀律較差等種種問題。總而言之,整堂課并未達到預定的有效性教學標準。
在聽取帶隊老師與同學們的課后評價以及進行自我反思后,筆者總結出這節(jié)課只達到了部分有效性的原因:第一,教學內容過多,費時,教學資源浪費。交響樂作品時間較長、內容豐富、音樂要素多,筆者在教學內容設計中選擇了全曲欣賞,最后導致課堂超時,且內容過多導致教學重點不突出,學生無法消化吸收知識。第二,教學方法單一,學生課堂參與度低。在進行《伏爾塔瓦河》欣賞課教學時,筆者采用單一的講授法,在聆聽樂曲時,也選擇用多媒體音頻替代人聲,缺乏用更加直觀的方式讓學生感受音樂。第三,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筆者在講解的過程中重分析輕欣賞,用大量的文字來對樂曲進行講解與說明,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導致無法提高其對大型交響樂作品欣賞的興趣,在課堂上容易分神,注意力不集中。
抱著如何改善上述出現(xiàn)的問題,提高本節(jié)課教學有效性的想法,筆者在知網上查閱了與音樂有效性教學、交響樂欣賞課教學等有關的相關文獻,結合自身的課堂實踐,最終總結了初中大型交響樂欣賞有效性教學的實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