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品經(jīng)典,心生長歌——《法國視唱》系列教材的版本溯源及思考
作者:張涓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7-20 點擊:
視唱訓練是視唱練耳學科,乃至整體音樂基礎素質教學內容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完整而情感投入的視唱表演,不僅體現(xiàn)了學習者對音高、節(jié)奏、調式、和聲、旋律線條、曲式結構等作曲技術元素的掌握,還體現(xiàn)出學習者對于作品風格、音樂情緒的把握,并匯總融入綜合的表演體驗感受之中。作為我國核心的視唱學習教材,《法國視唱》(Solfège des Solfèges1)系列早已成為視唱練耳課堂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教材中的若干經(jīng)典片段也已成為每一位音樂學習者成長經(jīng)歷中,隨處喚醒的深刻音樂記憶。
《法國視唱》是19世紀中葉至上世紀之交,經(jīng)當時剛成立不久的巴黎音樂學院多位作曲、和聲、聲樂、視唱練耳教授的合作與傳承,專門針對完善學校的專業(yè)基礎教學,陸續(xù)編輯出版的系列視唱教材,是一部集合了幾代法國音樂家、教育家智慧結晶的經(jīng)典之作。這套完成于一百多年前的教材,目前仍在世界范圍內廣為流傳,是專業(yè)音樂教育院校與機構普遍采用的視唱教材,仍然指導著當代音樂專業(yè)基礎教育的理念與實踐。
鑒于其在我國音樂專業(yè)基礎教育領域一貫具有的經(jīng)典價值,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經(jīng)過審慎重校,推出有聲示范及伴奏版本的《法國視唱》系列教材。我們在編校新版時,對該教材的法國原版及編寫者們做了較為詳細的歷史溯源,力求還原教材編寫的歷史背景、創(chuàng)作思路及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對傳入我國后的教材發(fā)展做了簡要梳理,為當今的視唱練耳教學提供多維度的文本依據(jù)。編校者希望,學習者通過《法國視唱》每一分冊每一課的學習,在收獲音樂技藝精進、經(jīng)典作品積累的同時,也能了解并尊重音樂創(chuàng)作和音樂教育發(fā)展的歷史,成為心懷感恩、心生熱愛的藝術歌者。
一、法文原版溯源
創(chuàng)建于1795年的巴黎音樂學院是現(xiàn)在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的前身,它由法國皇家音樂院與皇家聲樂院合并而成。自1812年起,生活在法國的意大利歌劇作曲家L.凱魯比尼{1}擔任音樂學院院長,直至其1842年去世,任職長達30年。學院組建于皇家聲樂院的歷史背景和凱魯比尼重視鋼琴、對位與賦格寫作以及和聲課程的辦學理念,使得這套《法國視唱》教材在學院創(chuàng)建之初就開始由多位不同專業(yè)的教授合力編寫創(chuàng)作。
《法國視唱》的雛形版本是19世紀二三十年代,由法國音樂出版家、作曲家讓-亨利·雷蒙恩{2}和意大利古典吉他演奏家、獨立出版人費迪南多·卡盧利{3}合作,于1923年正式開始在自己的出版公司出版的系列視唱教材。從雛形到現(xiàn)在的全套系列教材,其出版歷程長達近一個世紀。在這套教材不斷豐富、修改、完善的過程中,法國的社會音樂形態(tài)也逐漸走向歷史上最為輝煌燦爛的浪漫主義時期。而在其完整呈現(xiàn)之時,歐洲音樂風格發(fā)展潮流也過渡到由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的法國音樂家,特別是以印象主義音樂家為代表的,更為多元變化的20世紀近現(xiàn)代創(chuàng)作風潮。因此,《法國視唱》系列教材的編寫出版過程,正好與音樂史上走向輝煌的法國音樂流派,以及走向成熟的歐洲專業(yè)音樂教育發(fā)展時間重疊、相互影響。正是上述的多方面因素,奠定了《法國視唱》系列教材的歷史價值。
這套教材的兩組合作者是,編寫者兼出版家族的三代領導者:讓-亨利·雷蒙恩、阿奇力·雷蒙恩、列昂·雷蒙恩;巴黎音樂學院的專家:聲樂教授古斯塔夫·卡盧利、視唱練耳教授阿道夫·丹豪塞、和聲學教授阿爾伯特·拉維尼亞克和聲樂教授奧古斯特·潘瑟容等。
亨利·雷蒙恩的父親安東尼·馬塞爾·雷蒙恩{4}于1772年創(chuàng)建了雷蒙恩出版公司(Editions Henry Lemoine),目前仍然活躍于法國出版界。1816年亨利·雷蒙恩接手公司后,開始專注于當代音樂作品的出版,成為當時活躍在法國藝術界的音樂家們所推崇的出版社,曾推出了大量有社會影響力的音樂著作。
雷蒙恩家族和卡盧利家族因為有著音樂創(chuàng)作、古典吉他演奏以及從事出版工作等眾多相似的背景,因而有了兩人在教材的出版過程中的連續(xù)通力合作。大約從19世紀40年代起,費迪南多的兒子古斯塔夫·卡盧利{5}加入教材編寫工作,不久后,他成為亨利·雷蒙恩的核心合作者,于1844年出版了這套教材的初版。古斯塔夫·卡盧利,是費迪南多的長子,他在繼承父親古典吉他藝術成就的基礎上,成為法國優(yōu)秀的聲樂教育家,擔任巴黎音樂學院的聲樂教授,同時也是法國著名的作曲家和古典吉他演奏家。
《法國視唱》是19世紀中葉至上世紀之交,經(jīng)當時剛成立不久的巴黎音樂學院多位作曲、和聲、聲樂、視唱練耳教授的合作與傳承,專門針對完善學校的專業(yè)基礎教學,陸續(xù)編輯出版的系列視唱教材,是一部集合了幾代法國音樂家、教育家智慧結晶的經(jīng)典之作。這套完成于一百多年前的教材,目前仍在世界范圍內廣為流傳,是專業(yè)音樂教育院校與機構普遍采用的視唱教材,仍然指導著當代音樂專業(yè)基礎教育的理念與實踐。
鑒于其在我國音樂專業(yè)基礎教育領域一貫具有的經(jīng)典價值,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經(jīng)過審慎重校,推出有聲示范及伴奏版本的《法國視唱》系列教材。我們在編校新版時,對該教材的法國原版及編寫者們做了較為詳細的歷史溯源,力求還原教材編寫的歷史背景、創(chuàng)作思路及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對傳入我國后的教材發(fā)展做了簡要梳理,為當今的視唱練耳教學提供多維度的文本依據(jù)。編校者希望,學習者通過《法國視唱》每一分冊每一課的學習,在收獲音樂技藝精進、經(jīng)典作品積累的同時,也能了解并尊重音樂創(chuàng)作和音樂教育發(fā)展的歷史,成為心懷感恩、心生熱愛的藝術歌者。
一、法文原版溯源
創(chuàng)建于1795年的巴黎音樂學院是現(xiàn)在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的前身,它由法國皇家音樂院與皇家聲樂院合并而成。自1812年起,生活在法國的意大利歌劇作曲家L.凱魯比尼{1}擔任音樂學院院長,直至其1842年去世,任職長達30年。學院組建于皇家聲樂院的歷史背景和凱魯比尼重視鋼琴、對位與賦格寫作以及和聲課程的辦學理念,使得這套《法國視唱》教材在學院創(chuàng)建之初就開始由多位不同專業(yè)的教授合力編寫創(chuàng)作。
《法國視唱》的雛形版本是19世紀二三十年代,由法國音樂出版家、作曲家讓-亨利·雷蒙恩{2}和意大利古典吉他演奏家、獨立出版人費迪南多·卡盧利{3}合作,于1923年正式開始在自己的出版公司出版的系列視唱教材。從雛形到現(xiàn)在的全套系列教材,其出版歷程長達近一個世紀。在這套教材不斷豐富、修改、完善的過程中,法國的社會音樂形態(tài)也逐漸走向歷史上最為輝煌燦爛的浪漫主義時期。而在其完整呈現(xiàn)之時,歐洲音樂風格發(fā)展潮流也過渡到由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的法國音樂家,特別是以印象主義音樂家為代表的,更為多元變化的20世紀近現(xiàn)代創(chuàng)作風潮。因此,《法國視唱》系列教材的編寫出版過程,正好與音樂史上走向輝煌的法國音樂流派,以及走向成熟的歐洲專業(yè)音樂教育發(fā)展時間重疊、相互影響。正是上述的多方面因素,奠定了《法國視唱》系列教材的歷史價值。
這套教材的兩組合作者是,編寫者兼出版家族的三代領導者:讓-亨利·雷蒙恩、阿奇力·雷蒙恩、列昂·雷蒙恩;巴黎音樂學院的專家:聲樂教授古斯塔夫·卡盧利、視唱練耳教授阿道夫·丹豪塞、和聲學教授阿爾伯特·拉維尼亞克和聲樂教授奧古斯特·潘瑟容等。
亨利·雷蒙恩的父親安東尼·馬塞爾·雷蒙恩{4}于1772年創(chuàng)建了雷蒙恩出版公司(Editions Henry Lemoine),目前仍然活躍于法國出版界。1816年亨利·雷蒙恩接手公司后,開始專注于當代音樂作品的出版,成為當時活躍在法國藝術界的音樂家們所推崇的出版社,曾推出了大量有社會影響力的音樂著作。
雷蒙恩家族和卡盧利家族因為有著音樂創(chuàng)作、古典吉他演奏以及從事出版工作等眾多相似的背景,因而有了兩人在教材的出版過程中的連續(xù)通力合作。大約從19世紀40年代起,費迪南多的兒子古斯塔夫·卡盧利{5}加入教材編寫工作,不久后,他成為亨利·雷蒙恩的核心合作者,于1844年出版了這套教材的初版。古斯塔夫·卡盧利,是費迪南多的長子,他在繼承父親古典吉他藝術成就的基礎上,成為法國優(yōu)秀的聲樂教育家,擔任巴黎音樂學院的聲樂教授,同時也是法國著名的作曲家和古典吉他演奏家。